交际互动中“没有”的否定功能扩张——基于交互主观目的的语用错位的客观否定The negation function expansion of meiyou in discourse interactions: Objective negation of pragmatic dislocation based on the subjective purpose of interaction
李宇凤;
摘要(Abstract):
本文从“没有”与“不”否定对立中和的角度,探讨对话回应中“没有”发生功能扩张的内在规律。对话交际中,“没有”逐步替代“不”实施命题否定和行为否定,造成存在否定与命题判断否定之间的主客观形式/功能错位、引发表达与回应对象之间的方式类型错位,并朝着逆接话题标记和利他行为回应标记两个方向不断演化,“没有”的否定功能不断扩张。说话人利用“没有”与“不”的语法分工,形成侧面对立的错位否定,减弱否定带来的正面冲突和面子损害,即以表面客观的否定方式实现交互主观的礼貌否定意图。
关键词(KeyWords): “没有”;存在否定;功能扩张;交际互动;错位否定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李宇凤;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陈垂民1988 说“不”和“没有”及其相关句式,《暨南大学学报》第1期。
- 郭光、陈振宇2021 也说“不”与“没”的区别——汉语“否定—存在循环”考察,《语言研究集刊》第二十八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 侯瑞芬2016 再析“不”“没”的对立与中和,《中国语文》第3期。
- 黄古2001 论否定副词“不”的单独使用,《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 李先银、张文贤2022 汉语自然口语对话中的否定叠连,《中国语文》第3期。
- 刘丽艳2005 作为话语标记的“不是”,《语言教学与研究》第6期。
- 沈家煊2010 英汉否定词的分合和名动的分合,《中国语文》第5期。
- 宋永圭2006 “没+能+VP”的认知解释,《语言研究集刊》第三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 苏俊波2020 说“不了”,《汉语学报》第4期。
- 唐童灵2017 自然口语中“没有”的话语标记功能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王灿龙2011 试论“不”与“没(有) ”语法表现的相对同一性,《中国语文》第4期。
- 王一名、王薇2021 互动交际视角下话语标记“没有”的语用功能,《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第8期。
- 邢福义1982 论“不”字独说,《华中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
- 殷树林2011 说话语标记“不是”,《汉语学习》第1期。
- 尹世超2004 说否定性答句,《中国语文》第1期。
- Brown,Penelope & Stephen Levinson 1987 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Leech,Goeffrey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London:Langman Press.
- Pomerantz,Anita 1984 Agreeing and disagreeing with assessments:Some features of preferred/dispreferred turn shapes.In Maxwell J.Atkinson & John Heritage (eds.) Structures of Social Action,57-101.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Van Dijk,Teun 1979 Pragmatic Connectives.Journal of Pragmatics 3(5):403-38.
- Wang,Yu-Fang,Pi-Hua Tsai & Meng-Ying Ling 2007 From informational to emotive use:Meiyou (‘No’) as a discourse marker in Taiwan Mandarin conversation.Discourse Studies 9(5):677-701.
- (1)Wang et al.(2007)采用Van Dijk(1979)的分类方法,把“没有”话语标记功能分为语义篇章和语用互动类,语用互动类与我们研究的“没有”部分重合。
- (2)研究语料主要来自日常录音、微信聊天、影视剧、综艺节目等,共173例。另外,涉及到CCL语料库中小说、谈话节目及其他研究中的个别例子。文中语料注明出处。
- (3)命题和行为的区分是一种直观简便的说法,实际上“不”能够否定的命题/行为,以及“没有”能够替代“不”的功能进行否定的命题/行为,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 (4)“利他”(说话人视角的“利己”)行为,跟李先银、张文贤(2022)讨论的“不、没有”否定叠连、用以回应诋毁责难的“损己”行为,属于不同类型,两类的相互关系有待研究。
- (5)“没有”回应“你真优秀、谢谢、对不起、都怪我”等直接赞扬、感谢类行为的情况,不如回应间接行为常用。在我们搜集的日常对话中,28例感谢例证,“辛苦”类16例,“麻烦”类3例,总占比67.9%;“谢谢、感谢”类2例(7.1%)。道歉回应中,仅有3例“对不起”。
文章评论(Commen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