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指“被”字连动句Cross-related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s with bei
岳世敏;刘街生;
摘要(Abstract):
本文考察“我被他跑过来拦住”这类“N_a+被+N_b+VP_1+VP_2”式跨指“被”字连动句,其特征是“被”字短语在语义上跨越前一连动项指向后一连动项。这类“被”字句,与“被”字短语后为连动式相关,“被”引出的是施事,通常是表人、机构或动物的名词;与“被”字短语的跨指相关,“被”引出的成分几乎强制出现、连动项表达的次事件处于同一现实或非现实时间域;与表被动的VP_2和整个构式表被动一致,VP_2为全句中心。跨指“被”字连动句,被动派生以“VP_1+VP_2”为基础,例示了连动句是单句,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语境来证明:各连动项没有独立的表认识情态、语气、传信、时制、句际关联的修饰限制成分。从跨指“被”字连动句的角度看,近代汉语复杂“被”字句应列出一类跨指“被”字隔开句,但跨指“被”字连动句不是跨指“被”字隔开句句法化的结果。
关键词(KeyWords): 跨指;“被”字句;连动句;隔开式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岳世敏;刘街生;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曹道根2009 《现代汉语被动式的原则与参数模型》,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 方绪军1997 前有介词短语的二项连动结构的结构关系的依据,《汉语学习》第5期。
- 何洪峰2006 论蒙事型被字句,载邢福义主编《汉语被动表述问题研究新拓展》,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蒋绍愚1994 《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蒋绍愚、曹广顺主编2005 《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北京:商务印书馆。
- 李临定1980 被字句,《中国语文》第6期。
- 李珊1994 《现代汉语被字句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刘街生2011 兼语式是一种句法连动式,《汉语学习》第1期。
- 刘街生2020 双“了”连动句,《当代语言学》第4期。
- 刘街生2021 “请吃饭”是什么结构?——再说兼语式是一种句法连动式,载《语法研究和探索》(二十),北京:商务印书馆。
- 吕文华1990 “被”字句中的几组语义关系,《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 彭国珍2019 《跨语言对比视野下的汉藏语连动结构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石定栩、胡建华2005 “被”的句法地位,《当代语言学》第3期。
- 吴福祥1996 《敦煌变文语法研究》,长沙:岳麓书社。
- 许绍早1956 “水浒”中的“被”字句,《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第3期。
- 许仰民1990 论《金瓶梅词话》的被动句,《殷都学刊》第2期。
- 游舒2016 《现代汉语被字句研究》,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 俞光中、植田均1999 《近代汉语语法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
- 袁宾1989 《祖堂集》被字句研究,《中国语文》第1期。
- 张伯江2000 汉语连动式的及物性解释,载《语法研究和探索》(九),北京:商务印书馆。
- 邹韶华、张俊萍2000 试论动词连用的中心,载《语法研究和探索》(九),北京:商务印书馆。
- Aikhenvald,Alexandra 2006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 in typological perspective.In Alexandra Y.Aikhenvald & R.M.W.Dixon (eds.)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s:A Cross-linguistic Typology,1-44.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Bisang,Water 2009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s.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Compass 3(3):792-814.
- Dixon,R.M.W.2006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s:Conspectus and coda.In Alexandra Y.Aikhenvald & R.M.W.Dixon (eds.)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s:A Cross-inguistic Typology,338-350.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Foley,William A.& Mike Olson 1985 Clausehood and verb serialization.In Johanna Nichols & Anthony C.Woodbury (eds.) Grammar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ause ,17-60.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Foley,William A.& Robert D.Van Valin,Jr.1984 Functional Syntax and Universal Grammar.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Haspelmath,Martin 2016 The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Comparative concept and cross-linguistic generalizations.Language and Linguistics17(3):291-319.
- Hopper,Paul J.& Sandra A.Thompson 1980 Transitivity in grammar and discourse.Language 56(2):251-299.
- Hwang,Hui-hua 2008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s in Chinese.Ph.D.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Hawaii.
- Van Valin,Robert D.,Jr.& Randy J.LaPolla 1997 Syntax:Structure,Meaning and Func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本文所说的“连动式”是指连动结构,“连动句”是指以连动式为核心构成的小句。
- (2)感谢匿名审稿者提供的例子及Nb不限于高生命度名词的意见。
- (3)前人对连动项共享哪些修饰限制成分有过不少讨论,如Aikhenvald(2006)认为连动项共享时、体、语气、情态、语力和极值范畴,Bisang(2009)看来,这是连动式表达一个宏事件在形式上的反映。不过,Dixon(2006)注意到一些语言中连动项可以不共享体、极值或情态范畴,Haspelmath(2016)则认为连动项共享时、语气以及语力范畴。彭国珍(2019:87-128)讨论了汉语的连动结构,认为狭义的连动结构可以共享时值、体值、时间或事件地点修饰成分,而广义的连动结构两个动词可以共享非瞬时的时间状语性修饰成分及体值。可以看出,上述意见并不完全一致。
文章评论(Commen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