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 X在V中”句的语体语法研究A register-grammar analysis of “NP X zai V zhong” sentences
陆志军;汪昌松;
摘要(Abstract):
本文在语体语法理论框架下探讨现代汉语的“NP X在V中”句。该句式的主语NP至少是双音节,多为受事或历事。进行体标记“在”和“还、正、仍”等单音节副词X合单为双。动词V也多由双音节动词构成,与其搭配的副词也至少为双音节。本文提出,“中”是带有[+正式]语体特征的事态体标记,将进行体标记“在”所指涉的进行事件转化为方然事态。“中”要求其成分统制域内的句法成分与之进行[+正式]特征匹配,并要求这些成分的韵律形态做相应调整,最终实现该句式的正式语体功能。本文分析可以合理解释“NP X在V中”句中的相关语法限制。
关键词(KeyWords): “NP X在V中”句;语体语法;成分组构;语体功能;特征匹配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生成语法的汉语研究与新时代汉语语法理论创新”(18ZDA29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Authors): 陆志军;汪昌松;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陈平1988 论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三元结构,《中国语文》第6期。
- 冯胜利2006 论汉语书面正式语体的特征与教学,《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 冯胜利2009 《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冯胜利2010 论语体的机制及其语法属性,《中国语文》第5期。
- 冯胜利2012 语体语法:“形式-功能对应律”的语言探索,《当代修辞学》第6期。
- 冯胜利2013 《汉语韵律句法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 冯胜利2015 语体语法的逻辑体系及语体特征的鉴定,《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第1期。
- 冯胜利2017a 汉语句法、重音、语调相互作用的语法效应,《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 冯胜利2017b 从语音、语义、词法和句法看语体语法的系统性,《中国语学》第264期。
- 冯胜利2018 《汉语语体语法概论》,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 冯胜利 2022 语体语法的学科系统与理论推阐,《汉语史学报》第1期。
- 冯胜利、刘丽媛2020 语体语法的生物原理与生成机制,《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2期。
- 冯胜利、施春宏2018 论语体语法的基本原理、单位层级和语体系统,《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 龚千炎1980 现代汉语里的受事主语句,《中国语文》第5期。
-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1983 《现代汉语》(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1991 《现代汉语》(下册)(增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刘丽媛2022 五四前后正式体的产生及其双步平衡律构体原子,《汉语史学报》第26辑。
- 陆志军2023 动宾式短语“V个NP”的语法特性、时体意义与句法结构,《语言科学》待刊。
- 陆志军、石定栩2021 义务情态句与认知情态句的句法分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3期。
- 陆志军、温宾利2018 句法制图理论框架下汉语非完整体句式中非完句效应的消解机制以及时间锚定法则,《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第2期。
- 陆志军、温宾利2019 “才VP”句与“就VP了”句的语法特性、时间指称以及句法结构分析,《当代语言学》第3期。
- 吕叔湘主编1980 《现代汉语八百词》,北京:商务印书馆。
- 施春宏2019 语体何以作为语法,《当代修辞学》第6期。
- 施春宏、赵博文2022 语体机制的量度效应,《汉语学报》第2期。
- 史有为2017 汉语“时体”的再认识——以“了”为中心,《语言科学》第2期。
- 王丽娟2018 汉语旁格述宾结构的语体鉴定及其语法机制,《语言教学与研究》第6期。
- 王伟超、施春宏2018 当代汉语三音节动词带宾现象的生成动因和机制,[日本]《现代中国语研究》第20期。
- 王永娜2017 谈“着”语体、文体功能的语法机制,《励耘语言学刊》第2期。
- 王永娜2021 汉语主语形式的语距功能和言者时空机制——兼谈意体原子的一种类型,《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 王永娜、冯胜利2015 论“当”“在”的语体差异——兼谈具时空、泛时空与超时空的语体属性,《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 王媛2011 现代汉语动结式的进行体,《语言科学》第1期。
- 邢福义1996 方位结构“X 里”与“X 中”,《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 张谊生2002 “V中”的功能特征及“中”的虚化历程,载《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一),北京:商务印书馆。
- 张谊生2007a 汉语非典型持续体标记“中”和“间”的形成和发展,《汉语学报》第4期。
- 张谊生2007b 试论现代汉语非典型持续体标记“中”与“间”,《语言研究》第4期。
- 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法小组1952 《语法讲话》(五)11月号。
- Kayne,Richard 1994 The Antisymmetry of Syntax.Cambridge,MA:The MIT Press.
- Li,Charles N.& Sandra A.Thompson 1981 Mandarin Chinese: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Lin,Tzong-hong 2010 Structures and functional categories of mandarin sentences.USTWPL 6:41-79.
- Pan,Junnan 2019 Architecture of the Periphery in Chinese:Cartography and Minimalism.London/New York:Routledge.
- Tsai,W.-T.Dylan 2008 Tense anchoring in Chinese.Lingua 118:675-686.
- Vendler,Zeno 1967 Linguistics in Philosophy.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Wang,Changsong & Mingming Zheng 2020 A morphosyntactic analysis of patient-subject constructions in Chinese.Studies in Chinese Linguistics 41(1):33-72.
- Yeh,Meng 1993 The stative situation and the imperfective zhe in Mandarin.Journal of Chinese Teachers Association 28(1):69-98.
- (1)除非特别说明,本文例句均来自北京大学CCL语料库。
- (2)匿名审稿专家认为没有“中”的“谈判正在进行”与有“中”的“谈判正在进行中”之间没有区别。以上论述表明,没有“中”的“谈判正在进行”的时体意义表示某一正在进行的事件,而有“中”的“谈判正在进行中”表示某一方然的事态。因此,这两句具有不同的句法位置、句法结构和时体意义。审稿专家还提出,没有“在”的“谈判进行中”也合法,这又和“谈判在进行中”有何差异?我们认为,“谈判进行中”的“中”将动词“进行”所指涉的情状动作直接转化为方然事态,而“谈判在进行中”的“中”将进行体标记“在”所指涉的进行事件转化为方然事态。因此,这两句的“中”具有不同的事态转化对象和方式。
- (3)“NP X在V中”的语序推导有两种操作可能(参见Wang & Zheng 2020)。一种操作是,基于“中心语-居前”(head-initial)参数,“中”处于AspSP的左侧节点,其右侧节点AspGP进行左向移位(Kayne 1994)至[Spec,AspSP]。另一种操作是,基于“中心语-居后”(head-final)参数,“中”原位生成在AspSP的右侧节点(Pan 2019),无需进行左向移位。关于采用第一种操作以及左向移位的原因,本文限于篇幅暂不讨论。
- (4)以下的语体匹配机制分析得益于与冯胜利教授和刘丽媛博士的诸多讨论,在此深表感谢!
文章评论(Commen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