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敏
<正> 马氏在《文通》里开始给字分类。他说的“字”,就是现在人说的“词”。他分类用的是两个标准:第一个标准是按意思分类。他说:“凡实字以名一切事物者曰名字”。第二个标准是按用法分类。他说:“为止词者不外名、代、顿、读四者而已。”“止词”是现在通
1989年01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13 ] - 古川裕
<正> 0.引言朱德熙先生在《自指和转指——名词化后附成分“的、者、所、之”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一文中指出,汉语的名词化标记历来有两种语义功能:自指(Self-designation)功能和转指(Tran-sfered-desigllation)功能①。根据这个观点,现代汉语的名词化
1989年01期 1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下载次数:10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7 ] |[阅读次数:462 ] - 邵敬敏
,赵秀凤
<正> “什么”表示疑问,指代未知而欲知的信息,这是它的基本用法。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什么”还产生了许多颇具特色的引申用法,即“什么”在句中不表示疑问,不构成特指疑问句,也不要求对方予以针对性回答的非疑问用法。本文试图通过大量生动的汉
1989年01期 2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下载次数:25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5 ] |[阅读次数:293 ] - 赵金铭
<正> 为了使读者全面地了解近十年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有必要先回顾一下对研究工作(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认识。几十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界十分重视教学实践,而没能使研究工作得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基础理论研究更不为人们所关
1989年01期 4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2k] [下载次数:28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5 ] |[阅读次数:939 ] - 盛炎
<正> 这是个大题目,也是个老题目,谈的人很多。我想在别人谈的基础上做点补充,发表点个人的浅见。本文主要谈三个问题:一、外语教学法流派的分类和特点;二、外语教学法流派的发展趋势;三、建立我们自己的汉语教学理论体系。
1989年01期 6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k] [下载次数:18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391 ] - 赵贤洲
<正>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对某种经验或某一事物,看来似乎十分熟悉或明确,而想用恰当的词语来给它下定义或说明这一概念,就不那么容易了。比如,为了正确澄清物理学中今天看来极为平常的“质量”、“动量”的科学概念,耗去了几代人的才智和甚为漫长的时间。而这一过程又是必不可少
1989年01期 7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48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80 ] |[阅读次数:830 ] - 刘英林
<正> 这篇文章是《汉语水平考试(HSK)的性质和特点》①的补充和扩展。本文讨论三个问题:一、标准化考试的两种模式;二、HSK 是一种“两栖”类型的考试;三、保持 HSK 试卷难度一致的基本实践。
1989年01期 8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5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331 ] - 余岩
<正> 武柏索、许维翰,陶宗侃,阎淑卿合作编写的《现代汉语常用格式例释》一书,已于1988年8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此书选集现代汉语常用格式513
1989年01期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8 ] - 卢湘鸿
,傅建仁
<正> 两次汉语水平考试(proficiency test)试卷的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表示这两次汉语水平考试试卷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其绝对值在0—1之间。一般可根据下表:
1989年01期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3 ] - 言砾
<正> 北京青年语言学讨论会于1988年11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语言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语言学沙龙的一百余名青年学者参加会议。国家语委副主任王均、北京语言学院院长吕必松、中国软件技术公司总经理邵大勋以及在北京的十多位前辈和中年语言学家出席会议,并勉励青年学者
1989年01期 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6 ] - 张清常
<正> 0.汉语和藏语等构成汉藏语系。这是前人多方面科学研究成果所获得的结论。我们认为目前虽然有人提出疑问,但是论据尚嫌不足,未能动摇这一结论的根本。0.1 但是从语序来看,汉语的正常语序是:主语+动词+
1989年01期 101-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9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365 ] - 洪笃仁
<正> 记得曾经看见过一部大型语文词典的一份宣传材料。这份材料列举了一些条目,拿三部同类型的词典对于同一个条目所收的义项数进行对比。例如条目“上”,其义项总数(包括明义项和暗义项),词典甲为54个,词典乙为43个,词典丙为14个。这样简单的数量比较,实际上不能说明甲乙丙三部词典质量的高低优劣;
1989年01期 11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88 ] - 何宝章
<正> 1988年美国中文教师学会年会于11月18日至20日在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的海滨旅游城蒙特雷市(Monterey)举行。与会学者一百余人。他们当中大多是来自美国各高等院校和中学的汉语教师。中国大陆和台湾都派出汉语教师代表团参加会议。大会
1989年01期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3 ] - 惠
<正> 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月8日至12日在广州召开。来自全国49所高等院校和对外汉语教学单位的104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近年来,随着世界上出现的学习汉语的热潮,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也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1986年召开第二届学术讨论会
1989年01期 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1 ] - 伍铁平
<正> (一)国内外已有一些论文探讨不同语言中的颜色词对客观现实的不同切分情况①,但是关于味觉词在不同语言中的分合情况我们还没有见到一篇论文进行研究。本文试图填补这一空白,并兼及
1989年01期 120-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0k] [下载次数:15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4 ] |[阅读次数:486 ] - 肖溪
<正> 中国对外汉语教师代表团一行七人于1988年11月16日至12月1日对美国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访问。代表团由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朱德熙任团长,国务院华侨事务办公室教育司司长王棠任副团长,成员有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助理于丛杨副教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秘书长张亚军副教
1989年01期 137-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77 ] - 田懋勤
<正> 近年来一些文学作品里(本文的讨论不包括诗歌作品)常常出现成段的文字不加停顿符号的现象,被称为“无标点文字”。其实,严格地说来,它只应该叫做“无点号文字”,因为这些大段文字中间只是没有通常情况下应该出现的标志句中停顿的“点号”——顿号、逗号或分号,并不是完全不用标点符号,某些“标号”,如引号、书名号、冒号等还是时有出现的。不过,既然一般人习惯于
1989年01期 139-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94 ] - 倪宝元
<正> 为了切合题旨,为了适合情境,人们在说话作文时常常把原来惯用的成语改换一两个语素,构成成语的临时变体。这种变体是从原来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成语上“套”下来的,可以叫做成语的“套用”。
1989年01期 149-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27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