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岩田礼,苏晓青
本文描述江苏省连云港地区方言正在进行的两种语音变化 ,进而讨论语音变化到底如何进行。在语音变化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非常规的音变出现 ,本文认为有些非常规音变是矫枉过正所致。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外乎邻近方言的相互接触 ,而发音部位的渐变及音值的近似很可能是变化的内在因素。本文推测 ,因矫枉过正而产生的语音成分也可能在语音系统中固定下来。
2004年05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6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335 ] - 张世方
本文从人口流动、语言政策和语言心理等三个方面讨论社会因素在北京话清入字归调中的作用。人口流动在语言发展演变中主要表现为方言接触 ,语言政策主要指推广普通话 ,语言心理则主要表现在近代读书人的崇古心态 ,故意将已经归入舒声调类的古入声字读作“伪入声”以与舒声字相别。以上因素对北京话清入字的归调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2004年05期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6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353 ] - 王薇
连通主义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是认知心理学的主导理论 ,它被广泛应用于包括语言学在内的各个领域。该理论不强调规则的习得 ,认为语言学习作为技能训练过程与其他技能无甚区别 ,网络在不断接收输入的过程中通过自适应、自组织性的学习实现发展与提升。目前连通主义在语言学中一般被用来进行母语研究。本文试图在深入介绍连通主义理论与网络工作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二语习得认知过程的连通主义网络模型 ,分析图中体现的二语学习特点与连通主义具体运作特征 ,验证若干二语习得理论的合理性。
2004年05期 1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585 ] - 聂丹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语气副词的教学始终是一个难点 ,单纯的词语释义常常导致学生使用上的各种偏误。本文以语气副词“竟”为例 ,对其句法结构、语义类型、语用规律等做了深入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对语气副词的教学提出了建议。
2004年05期 2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5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407 ] - 刘德联,李海燕
本文参考其他学科的教育评估理论 ,运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 ,从影响评估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方面 ,分析了连续四个学期学生对汉语课教学评估的材料和有关调查问卷 ,找出了对外汉语教学评估中存在的一些偏差及偏差产生的原因 ,并提出了纠正偏差的策略和教学评估的新思路。
2004年05期 3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394 ] - 曹宏
本文利用并立扩展法 ,确定中动句的层次构造为NP | (VP +AP) ;利用变换分析法 ,分出中动句的两套小类 :中动短语VP可前置型 /不可前置型和可删除型 /不可删除型。通过插入变换和意义关系分析 ,认定中动短语VP是状语、其后面的成分AP是谓语核心。还讨论了部分中动短语的语法化过程 ,即它们怎样变成固定的习惯用语。
2004年05期 4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7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6 ] |[阅读次数:611 ] - 朱彦
鉴于计算语言学界对构词模式问题的日益重视 ,我们提出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即通过复合词内的格语义关系分析来探讨复合词的构词模式。本文讨论了复合词格关系分析的前提 :复合词述谓结构描写 ,以及复合词的格分布的范围及格的性质 ,指出格的判定取决于复合词语义结构中的谓词的性质 ,并分出了二十多种格类型。我们相信 ,复合词格关系研究对计算语言学中“造词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4年05期 5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326 ] - 陈青松
“看”和“读”支配“书”类受事在认识主体观照第三世界的意义上是一对同义词 ,但它们在语义细节特点、动作程度、认知顺序、受事的思想内容类型、受事的形式表达类型、受事的具体性、受事的量、受事的常规性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在时代风格、个人风格、对作者和作品的态度等语用方面体现出倾向性。现代汉语中“看”比“读”支配“书”类受事要普遍是有语言和社会基础的。
2004年05期 6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4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59 ] - 祝敏鸿
作为概念词 ,“非典”与SARS都是对同一病症的阶段性认识 ;作为对事物的命名 ,“非典型肺炎”具有足够的区别性特征 ;作为缩略词 ,“非典”在表义上也有足够的代表性 ;作为一个对中国社会生活影响至大至深的通俗词语 ,“非典”已经为社会约定俗成
2004年05期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5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39 ] - 张晓明
二十世纪 ,“汉字学研究的主体是汉字字形”的观点提出并得到认可 ,结构研究与字体研究成为汉字字形研究的两个主要内容。汉字结构研究中既出现了“三书说”、“字素”理论、“汉字构形学”等创新理论 ,也有对传统“六书”理论的发展。这些理论显示了二十世纪汉字字形结构研究的特点与水平 ,代表了汉字字形结构研究的发展趋向。
2004年05期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7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8 ] |[阅读次数:428 ] - 2004年05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1 ]
- 2004年05期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8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