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学与研究

LANGUAGE TEACHING AND LINGUISTIC STUDIES

书讯

  • 书讯

    <正>《汉语词类划分手册》,袁毓林、马辉、周韧、曹宏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60元。《现代书面汉语中的文言语法成分研究》,孙德金著,商务印书馆2012年5月出版,36元。

    2013年01期 No.159 8+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7 ]

简讯

  • 《清华语言学博士丛书》公告

    <正>《清华语言学博士丛书》在2012年收到两岸三地申报的书稿共14部。经过专家评审和编委会投票表决,其中8部书稿入选《清华语言学博士》第一辑和第二辑。第一辑4部:1孙志阳《左传中的使动用法》。2杜佳伦《闽语的历史层次与相关音变探

    2013年01期 No.159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6 ]

  • 对比分析与翻译对二语词汇习得影响的实证研究

    杨秀丽;

    Laufer(2008)通过一项教学实验证实,对比分析与翻译教学模式及其他教学模式相比,对词汇习得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检验三种教学模式对中国学生词汇习得的影响,本文在部分复制原实验的基础上,考察了三种教学模式对中国学生课堂词汇的习得效果。实验结果证实了原实验假设,进一步证明了Laufer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本实验与原实验结果不同的是,意义组的学生成绩表现优于原实验。

    2013年01期 No.159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16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540 ]
  • 调控理论视角下汉语学习者词汇习得的认知机制研究

    蒋荣;

    本研究以社会文化理论中的调控理论为基础,考察不同水平的汉语学习者在词汇习得过程中采用的不同的调控方式及发展趋势。结果显示,与儿童母语习得具有明晰的发展阶段不同,初、中级水平的汉语学习者词汇习得都主要依靠客体调控和他人调控方式,阶段性差异不显著,而高级水平的汉语学习者则主要采用自我调控方式,达到了自我调控阶段。

    2013年01期 No.159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16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678 ]
  • 维吾尔族双语儿童汉语语音意识的发展

    李晓兰;买合甫来提·坎吉;

    本文探讨了二至五年级维吾尔族双语儿童汉语语音意识的发展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从不同表征单元的语音意识发展顺序看,最小表征单元(音位意识)的发展早于较大表征单元(音节意识、首音意识和韵脚意识)的发展。(2)不同语音意识在不同年级阶段的发展趋势是不同的:音位意识和音节意识的发展一直随着年级不断提高;在三、四年级之间,首音、韵脚意识发展趋于稳定,声调意识下降;四年级以后语音意识整体提升。(3)声调意识发展晚于音位意识,并且在后续语音意识发展中,一直处于发展速度最慢、发展水平最低的状态。从中可以看出,维吾尔族双语儿童汉语语音意识的发展表现出与汉族儿童不同的特点。

    2013年01期 No.159 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8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383 ]
  • 戏剧在二语教学中的整合功能——基于一项海外汉语教学的案例分析

    张连跃;

    本文是对美国巴德分校一项汉语教学实践的总结。该项目以戏剧为依托,用"文本学习"、"排练表演"和"反思输出"贯穿整个学期和不同年级的汉语教学。这种用戏剧贯穿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戏剧自身的整合功能,即戏剧中语言与文化的结合、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此外,运用戏剧教学也能整合学期课程安排和不同年级的课程设置,实现当前学习与持续学习的结合,从而有利于从整体上推进二语教学。

    2013年01期 No.159 2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18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667 ]
  • 《语言自迩集》诸版本及其双语同时语料价值

    宋桔;

    汉语教科书《语言自迩集》经历了1867年、1886年、1903年三个版本中英文双语内容的修订,保存了19世纪中期北京官话口语的珍贵语料,部分内容可追溯到《清文指要》等传统文献和威妥玛在中国出版的《寻津录》、《问答篇》、《登瀛篇》等教材。本文通过文献版本和成书源流调查揭示出《语言自迩集》多版本、多来源、双语种的"同时资料"性质,并以此为指导分析"x天/儿/日"个案,说明《语言自迩集》系列文献之于近代汉语研究的重要价值。

    2013年01期 No.159 3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下载次数:10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2149 ]
  • 从存现句的形成看其结构原理

    张新华;

    存现句是一种从普通"施—动—受"小句分化出来的句式,通过对主语去施事的句法操作而构成。存现句在主语的物质性、施事性与宾语的自发性及对主语的依附性上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由此形成一个存现句系统。存现句的结构枢纽是存现动词。整个看,形容词、非宾格不及物动词、非作格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构成一个谓词连续体,存现动词是中间的一段,语义特征为"离散性、全体性、简单性"。

    2013年01期 No.159 4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7K]
    [下载次数:14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470 ]
  • 否定祈使句式“别V着”刍议

    李广瑜;

    "别V着"祈使句的句式义为"说话人要听话人不处于某种状态",具体包括"要听话人不保持某种状态"和"要听话人不进入某种状态"两种意义,二者预设不同。进入"别V着"祈使句的V在句法语义上多数具有[+自主][+状态][+附着]特征,在语音上均为单音节或轻声双音节。

    2013年01期 No.159 48-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3K]
    [下载次数:1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520 ]
  • “在+V”与“V+着”的格式义及其对句法语用的制约

    杨西彬;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在+V"和"V+着"作为整体格式进行比较研究,概括出其格式义,并分析它们对句法、语用的制约机制。我们认为,"在+V"和"V+着"的格式义分别是"事件在进行中"和"状态在持续";后者是在前者整体事件上截取的匀质片段;格式义的不同使得两者在句法上表现出了不同的适应性,也是它们在语用上存在诸多对立的根本原因;由此指出副词"在"和助词"着"关涉的分别是"事件"和"动作";"格式本位"研究对本体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

    2013年01期 No.159 5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5K]
    [下载次数:14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458 ]
  • 汉语隐喻和转喻名名复合词的定量定性研究

    黄洁;

    名名复合词是汉语、英语等语言中最多产的构词模式。由于缺乏语义透明度,其中的隐喻和转喻名名复合词在复合词研究中被边缘化。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2206个隐喻和转喻名名复合词为研究对象,分析此类复合词涉及隐喻和转喻的类型及其三种类型、三个优选原则和三个基本特征。本研究突破从修辞角度研究此类复合词的传统,以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为切入点,定量定性研究这类复合词的类型与特征,从认知的角度论述这类复合词的规则性和可析性。

    2013年01期 No.159 6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9K]
    [下载次数:2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542 ]
  • 从山东北部方言看定语标记的类型与演变

    唐雪凝;张金圈;

    在山东北部方言中,不同类型的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以及定中结构和转指结构中,使用不同的标记形式,这种差异是新生的标记形式与旧有的标记形式相互竞争、动态交替的结果。新生的标记形式首先出现在领属性定中结构中,然后逐步扩散到其他类型的定中结构和转指结构中,最终完全取代旧有的标记形式。本文最后结合山西方言的材料提出了一个定语标记功能扩散的演变链条。

    2013年01期 No.159 7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7K]
    [下载次数:7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774 ]
  • 关于国家语言的新思考

    侍建国;卓琼妍;

    普通话的定义是50年前制定的。现在把普通话称为国家通用语言,但其语音标准仍为北京音。实践证明,这个语音标准脱离了全民通用语的本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推广普通话运动,全民通用语的概念已被广泛接受,全国有超过一半的人会说通用语。如果继续把标准语跟通用语"合二为一",既无助于通用语在国内更深入地推广,也不利于汉语国际化。本文建议将通用语和标准语并列。我们的国家语言包括标准语和通用语两种形式,它们的适用对象不同:标准语是国家机构或特定场所使用的语言,通用语为一般民众所用。在新形势下重新审视通用语"约定俗成"的语言规范,理顺通用语跟标准语的关系,不但可以增强公民对国家语言的认同感,还能提高公民的文化自信。

    2013年01期 No.159 80-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1K]
    [下载次数:10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541 ]
  • 基于树库的广播节目语体比较研究

    刘艳春;

    本文基于汉语依存树库,结合汉语语体标记集,从句长、词长、词类分布、词间关系等方面,对广播节目中的新闻播报类、情感述说类和人物访谈类语体进行了定量比较,以探求三类语体的共性与差异,并给出初步的解释与分析。

    2013年01期 No.159 8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4K]
    [下载次数:5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441 ]
  • 自然口语中“这/那”的话语立场表达研究

    郑友阶;罗耀华;

    本文运用话语立场原则和立场三角分析方法,对自然口语中的"这"与"那"进行研究,认为它们具有标示主观评价的语用功能。自然口语中"这/那"对客体进行评价,对主体进行定位,并且与其他主体建立联系,其话语功能本质就是表达话语者的立场,形式上成为主观性话语立场表达的指示标记。

    2013年01期 No.159 96-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3K]
    [下载次数:30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8 ] |[阅读次数:473 ]
  • 台湾民众语言教育态度的实证研究

    邬美丽;熊南京;

    文章就台湾的语言教育政策进行研究,并结合台湾的语言教育政策的变迁,调查目前民众的语言教育态度。文章所有数据均来自第一手的田野调查材料。最后获得454份作为论文统计的样本。调查显示台湾民众目前自身学习外语的热情较高;对于学龄前儿童,国语的掌握是主流;民众对自己族群的语言具有较强支持力度。

    2013年01期 No.159 105-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8K]
    [下载次数:8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07 ]
  • 中国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研究中心在京成立

    <正>2012年12月12日上午,"中国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李卫红出席成立仪式,并与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教

    2013年01期 No.159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9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