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俭明;崔希亮;张旺熹;张鹏;梁霞;郑艳群;冯丽萍;孙瑞;郝美玲;古川裕;金海燕;司甜;程红;王辰;项英;季晶晶;赵杨;张黎;包亮;曹秀玲;李先银;
<正>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命安全,也严重影响着全球的经济与文化,以及各国的正常来往与交流。我国虽然在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领导和有效指挥下,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防控、抗击新冠疫情的重大战略成果,但防控抗击新冠病毒之战还将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我们都得有"新冠疫情常态化"的思想准备。无疑,汉语国际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不能干等,得积极想出对策,使汉语国际教育继续蓬勃地开展起来。大家可以想出多种对策,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以下两大对策:
2020年05期 No.205 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47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4 ] |[阅读次数:99 ] - 李宇明;唐培兰;
本文目的是阐发"外语角色理论",并以此审视汉语70年来所扮演的外语角色,明确汉语国际教育当前的主要任务和长远发展目标。某种外语对外语国所发挥的作用称为"外语角色",主要有六大类:A.外事外语;B.领域外语;C.泛领域外语;D.基础教育外语;E.重要外语;F.语言。A-F依次形成外语角色梯级。决定外语角色、外语角色梯级及外语角色进阶、退阶的因素主要有:1.本土国的综合实力;2.外语国与本土国的关系。此外,外语国的外语教育传统、世界语言风尚等也可成为影响因素。汉语作为外语,其角色已经经历了外事外语、领域外语、泛领域外语,正在进入基础教育外语阶段。目前,已有70国把汉语纳入基础教育体系,但是其汉语教育总体上还处在初级水平。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要有明确的国别意识和国别发展方案,整合各种力量推进汉语在海外基础教育领域的发展。同时也要为汉语将来承担"重要外语"这一新角色做准备,这也是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方向。根本上说,汉语国际教育就是促进汉语成为世界的"重要外语",成为人类可以方便使用的公共产品。汉语进入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需的重要的一步。
2020年05期 No.205 1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6K] [下载次数:17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14 ] - 姚倩;
汉语中的"什么"除了疑问句用法以外,还可以用在其他语境。当"什么"位于否定语境时,可以有"空集"和"小量"两种解读。本研究运用真值判断和语义可接受度判断两种方式测试二语者解读否定语境中"什么"的情况。结论显示,不论是在有显性语境还是无显性语境的情况下,二语者都倾向于"空集"解读,将"什么"的语义等同于"任何"的语义,同母语者差异非常显著。
2020年05期 No.205 3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下载次数:7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2 ] - 房艳霞;江新;
本文考察视觉输入增强对汉语二语学习者语块学习的影响。要求两组中级水平的汉语学习者(每组各20人)分别阅读两种呈现方式的短文:一种是短文中的陌生语块(包括透明度高的语块和透明度低的语块)以加黑和加下划线的方式呈现(即视觉输入增强组);另一种是短文中的陌生语块不加黑、不加下划线(非增强组)。阅读结束后接受语块再认和产出的即时测试和延时测试,以及短文阅读理解测试。结果显示:(1)无论是即时后测还是延时后测,视觉输入增强组的成绩都优于非增强组,即视觉输入增强对语块学习具有促进作用;(2)没有发现视觉输入增强的促进作用随语块的语义透明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3)没有发现视觉输入增强对文本意义的理解产生消极影响。
2020年05期 No.205 4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16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6 ] - 刘丹青;曹琳琳;
本文从库藏类型学关于形—义对应参差性的视角来回顾审视现代汉语间接否定的词语库藏手段,即只关注那些本身不是否定词,但已经约定有否定意义的词语。这样的表达,在现代汉语中有很多,远远超过一个语言通常具有的否定词库的规模。它们在否定表达方面有构词、构成短语、构成句子或独立成句的能力,从而成为否定词库藏的特殊部分,本文称为"次生否定词"。而通常认可为否定词的词项,本文称为"原生否定词"。次生否定词形成的动因和机制或有不同,比较常见的是在转喻、语用推理等因素的作用下滋生出否定词的功能。规约化是它们成为固定的次生否定词项的必经阶段。
2020年05期 No.205 5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7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50 ] - 王芸华;
现代汉语程度副词"真"具有现实、亲历及惊诧的语义限制,其程度核心义寄生有多重范畴。亲历以现实为前提,寄居于程度是对"量"的评价加以"质"的信源保障。惊诧寄居于高量程度是对超出常量或预期量的心理强化。"真_(程度)"表明在语义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宿主范畴可以寄生多重范畴,寄生范畴还可以成为宿主,再寄生其他范畴。范畴的寄生及寄生方式跟特定语言的语法库藏有关,也有认知的动因。
2020年05期 No.205 6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6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3 ] - 储泽祥;
本文的考察表明,形容词"大"可以修饰双音动词,并且会导致动词的句法功能、论元位置发生变化。"大+V_双"表示场面较大的事件,带有主观性特征。"大+V_双"句法上最突出的特征是后边不能出现宾语或补语,不能带"了、着、过"。"大"增强了"V_双"的指称性,是造成"大+V_双"句法特征的主因。
2020年05期 No.205 7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8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9 ] - 蔡淑美;
本文将浮现置于复杂性科学背景下,首先通过回顾浮现语法的基本理念和研究情况,揭示出构式浮现和浮现语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文章接着系统梳理了构式浮现的研究现状,尤其注重归纳浮现机制和浮现分析的方法论这两个方面的重要进展,揭示有待深入研究的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构式浮现的发展空间,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课题和研究策略。
2020年05期 No.205 9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1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33 ] - 陈西;束定芳;
本文以"可能V了假X"为例,运用Schmid(2015)的固化-规约化模型从结构特征、构式义以及语用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新构式固化和规约化的过程。新构式产生于言语活动,在结构上并不明显违反其原型用法,形式和意义之间的联系通过重复的感官活动和认知活动得到巩固,诸种交际功能通过社会活动得到调节,用来表达个人的主观意愿。在固化过程中,个人言语通过重复的聚合关联和语用关联成为抽象图式中更为典型的成员,形成新构式。在规约化过程中,新构式通过在言语社区中的互适、传播和常态化过程成为规约的表达。认知作用中的临近性、相似性、范畴化等特点对构式的固化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社会作用中的社交网络、社会心理和言语使用的社会地位等因素对构式的规约化过程有着重要影响。
2020年05期 No.205 103-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下载次数:1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31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