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学与研究

LANGUAGE TEACHING AND LINGUISTIC STUDIES

  • “ChatGPT来了:国际中文教育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大家谈(下)

    李宝贵;马瑞祾;徐娟;郝瑜鑫;王雪琳;李维婷;武和平;马廷辉;王佶旻;陆方喆;徐方舟;周佳圆;孙语崎;纵璨;杨建国;李晓东;谷红丽;覃露珊;梁慧敏;王莎;

    <正>转型与赋能:人工智能ChatGPT助推国际中文教育创新发展习近平强调:“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作为赋能工具,新一代人工智能ChatGPT与国际中文教育相结合,以“智慧动能”引领中文教育数字化转型。ChatGPT作为一种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工具,是目前最先进的对话系统之一。客观认识ChatGPT的优势与问题,分析、研判并主动应对其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可能带来的变革,对于国际中文教育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ChatGPT引发国际中文教育深刻变革的新局面。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ChatGPT的应用还比较新颖,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它可以模拟真实的语言交流,为中文学习者实时提供语言学习、文化交流、语言评估等“私人定制式”服务。例如,根据中文学习者的文化背景和兴趣爱好,为中文学习者模拟不同场景下的文化交流。

    2023年04期 No.222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7 ]
  • ChatGPT环境下的汉语学习与教学

    蔡薇;

    ChatGPT为汉语学习与教学带来了机会,也带来了挑战与不定性。在分析学习者与ChatGPT交流特点的基础上,本文从互动方法和活动理论两个视角分别探讨ChatGPT提供的语言习得条件及ChatGPT参与的汉语学习活动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使用ChatGPT学习的目标和原则及使用ChatGPT应秉持的态度。本文旨在对ChatGPT在汉语学习与教学中的应用提供理论视角和实践原则。

    2023年04期 No.222 1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8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4 ]
  • 国际中文智慧教育视域下的教学设计

    闻亭;刘晓海;

    本文基于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智慧教育工程”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着眼于国际中文教育线上和线下教学中的核心痛点与难点,从智慧教育的视角全新思考了涵盖学前、课前、课中、课后、学后五个阶段全过程的教学设计,并讨论其落地实施效果。

    2023年04期 No.222 24-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5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 ]
  • 线上教学背景下汉语教师职业认同研究

    高娜;翟艳;

    本文以疫情期线上教学背景下的汉语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混合式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获得的量化数据为主,小样本深入访谈的质性素材为辅,考察了汉语教师的职业认同和网课效能情况。研究从职业价值观、职业归属感、网课学科教学能力、工作投入等角度展开,描述和分析了这个特殊时期汉语教师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探讨了网课阶段困扰汉语教师的一些普遍问题,描绘和刻画了疫情期教学生态极速变化的宏观背景下汉语教师的群体形象,并对构建汉语教师的职业认同心理结构进行了初步探索。

    2023年04期 No.222 3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 ]
  • 试论汉语副词再演化的模式、动因与功用

    张谊生;

    汉语副词再演化大致有五个方面:情态加强导致的主观化涉及认知、视角与态度,情态、强调与评注,附标、独用与述谓;语篇凸显导致的关联化涉及推理、凸显与转类,吸收、类推与兼表,融合、衔接与关联;结构固化导致的构式化涉及隐含、类推与定位,高频、竞争与吸收,固化、定型与成形;元语趋向导致的标记化涉及互动、和谐与标记,照应、配合与连贯,表态、评价与兼顾;性质转变导致的多样化涉及跨层、转移与融合,虚化、羡余与脱落,转移、附加与逆转。

    2023年04期 No.222 4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 ]
  • 如何在流水句中划定句子的边界——兼谈单句、复句、句群的划分问题

    徐晶凝;

    本文尝试在“话头自足结构”理论的框架下,探讨如何在“可断可连”的语言片段中划定句子的边界。文章指出吕叔湘(1979)所谓的“流水句”并非一个严格界定的语法研究单位,要探讨汉语句子的构造机制,有必要首先依据句法形式特征在流水的语言片段中将句子的边界划分清楚,即“句子=主谓齐全的话头自足小句+零形共享小句”。语篇话题省略现象与句子边界划定之间的关系是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究的课题。

    2023年04期 No.222 5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 ]
  • 汉英名词性领属结构语序格局的差异及成因:认知定势与相关变量的合作及竞争机制

    陈忠;

    基于“天人合一、主客和合”价值取向的“客体导向、背衬优先”认知定势,塑造出汉语背衬前置于显体的主导语序,这跟领属结构中高可别度成分要求前置的倾向和谐一致,形成诸变量统一支持背衬前置的单一化名词性领属结构的语序格局。源自古希腊的“人是度量万物的尺度”价值取向的“自我中心、显体目标优先”认知定势,形成英语背衬后置于显体的主导语序,这跟名词性领属结构中高可及度、高可别度的背衬成分要求前置的倾向冲突,彼此争夺前置权,形成名词性领属结构逆序并存的格局。本文归纳并解释了of结构跟与之逆序的’s结构能否互换的条件,还发现汉语背衬优先认知定势与其他变量在领属结构前置权竞争中合作多于竞争,而英语显体优先认知定势与其他变量的前置权竞争中竞争压倒合作,导致汉英领属结构主导语序及语序格局的不对称。

    2023年04期 No.222 7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 ]
  • 语体语法视角下语体正式度的自动测量

    王用源;陈宇豪;

    文章以政府工作报告、讲话稿、访谈录、电视剧对白等语料为考察对象,根据语体语法理论,运用语距定律(体原子),从语料中提取了词长、嵌偶词词频、合偶词词频、词汇复杂性(甲乙丙丁四级词汇)、动态助词词频、平均小句长、陈述句比例等10项评价语体正式度的特征指标,利用熵值法对各项指标赋权,构建能够实现汉语语体正式度自动测量的模型,利用盲测样本对模型进行了有效性检验。利用测量模型对历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的语体正式度进行测评,结果发现:政府工作报告的语体正式度相对稳定,并逐渐向正式度更高的方向发展。

    2023年04期 No.222 7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 汉语韵律形态的事实、理论及探索空间

    王丽娟;

    本文在回顾“形态”的界定和冯胜利(2007)“韵律形态”理论提出的基础上,讨论双音节标准韵律词在汉语的动词名物化、名词抽象化、名词可数性、名词集合性等方面的形态功能,揭示韵律形态在解决汉语形态句法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从超音段视角重识人类语言形态类型在普通语言学中的理论意义,最后提出韵律形态研究在现象和理论两个层面有待探索的课题。

    2023年04期 No.222 9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8 ]
  • 搭配频率与普通话声调异读现象

    金耀华;王非凡;

    本文通过问卷形式调查了全国范围内普通话使用者关于“潜”“违”“祈”“寅”四字的发音问题。结果显示,四字存在较为明显的“阳平/上声”异读现象,且该现象在全国各地的分布情况较为一致,不应解释为是地方方言影响普通话的结果。同时,在要求被试针对上述四字进行组词后发现,被调查字开头的词中,最常见的声调组合形式都表现为“阳平+上声”。我们认为,正是由于这种“阳平+上声”的声调组合模式干扰了普通话使用者对于前字本调的判断,从而出现了较为普遍的“阳平/上声”异读现象。

    2023年04期 No.222 103-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