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质平;
<正>自从电脑、手机普及之后,在国际中文教学领域里,教外国人汉字,到底是“手写”还是“电打”,就成了一个争议不断的话题。支持电打的议论,最常见的有两条:第一,废手写改行电打之后,选读中文的学生人数大幅增加;第二,学生表达的能力也显著提高。所谓“中文难学”的恶名,在废除汉字手写之后,大有缓和。似乎中文教学在海外所碰到的种种困难都因汉字手写而起,只要不再要求汉字手写,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
2025年03期 No.233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3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 孙朝奋;
<正>汉字与拼音文字同为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象征,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独有载体,随着社会的演进与书写技术的发展,曾先后产生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字体,当下在不同地区还并存有繁体字和简体字。不少外国学生学习中文,就是冲着学写优美的中文字而来。最近,很多“Tik Tok难民”,转移到小红书后,马上就通过网课学习中文、练习汉字了。自世界进入数智化时代,不少人误认为无须再学外语,只要带着有自动翻译功能的手机,就可以走遍天下都不怕。与此同时,美国高校也出现了学习外语的学生人数骤减的现象。
2025年03期 No.233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9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梁霞;
<正>据郦帅团队2023-2024年对北美高校所作问卷调查~((1)),在提供数据的181个中文项目中,153个项目要求低年级学生掌握手写汉字,而仅有28个项目不做此要求。可见掌握手写汉字这一基本技能仍被广泛视为中文教学特别是低年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共149个项目列出了要求学生手写汉字的主要原因(多选),认为手写有助于记忆和阅读汉字(占89.9%)、有助于理解汉字结构和相关文化(占77.9%)、能发展认知技能(占67.8%)、为中文课必要技能(占63.1%)和能激发学习兴趣(占56.4%)的占比较高。
2025年03期 No.233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8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李润生;
<正>从汉语二语学习者的角度比较电写汉字(3)与手写汉字,它们存在以下不同特点:(1)电写可以认写同步,手写一般认多写少;(2)电写汉字是整字呈现,手写汉字需一笔一划有序完成;(3)电写是由音义到形体的汉字认知过程,手写是汉字形体的回忆与输出过程;(4)电写筛选目标汉字需要正确处理同音字与形似字等字际关系,手写侧重处理目标汉字与所记录的词之间的对应关系。
2025年03期 No.233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2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印京华;
<正>我们在讨论“电写时代”的汉字教学时,必须对“电写时代”一词中“写”的含义有个清晰的认识,否则会引起思想混乱。“写”有两个基本含义:一个是“书写”,就是“写字”,把语言文字符号用手一笔一划写下来;另一个是“写作”,就是用语言文字符号撰写成文来表达思想情感或记录信息,比如“写诗”“作文”“著书”等等。我们通过写诗来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人生感悟;通过创作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来表达对社会、人性的思考和理解。
2025年03期 No.233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2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陈旭;
<正>汉字教学历来是国际中文教育的核心难点。电写技术的普及虽提升了教学效率,却也加剧了技术依赖与文化消解的矛盾。“电写为主,笔写为辅”“电打汉字开路,笔写汉字跟进”主张(陆俭明2024)本质上都强调技术应用需以汉字本体规律为锚点。本文基于巴基斯坦留学生汉字教学实践,探讨技术赋能与文化坚守中“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一、技术赋能:破解汉字认知壁垒解构部件与形义再认共促认知提升。
2025年03期 No.233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2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刘科拉;
<正>电写时代的出现正在改变国际中文教育中汉字教学乃至汉语教学的生态。一方面,电写技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汉字识别的滞后性问题;另一方面,电写模式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初步解决初级阶段学习者运用复杂汉字进行语义表达的难题。然而,汉字书写的滞后性、复杂性和汉语学习的即时性的矛盾依然存在。其具体表现为:现有研究尚未建立基于认知发展规律的“电写—手写”分阶段权重模型,尤其缺乏对“纯电写→电手协同→纯手写”渐进式过渡的说明;其次,学界尚未明确如何借助技术设计动态化、个性化的汉字学习方案。
2025年03期 No.233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1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孙朝阳;
<正>基于汉字电写的“拼音输入—视觉辨字”过程,可以构建互补、增强与共创三种人机协同模式。前两者都可直接应用于拼音输入与视觉辨字,而后者以此为基础,拓展至群体智慧创造。这三种模式虽各有侧重却相互渗透,构建了“AI—教师—学习者”的三元人机互动格局。限于篇幅,互补与增强协同各选一电写过程进行讨论。一、拼音输入的互补协同:关联式偏误的网络化构建互补协同指AI、教师与学习者三元主体发挥独特优势,互补短板。
2025年03期 No.233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0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雷冬平;
<正>汉字的二语学习者是不可能像母语习得者那样有大量时间来练习书写汉字的,因此,相对于字母文字的母语者而言,不是汉语难学,而是汉字难认难写罢了。汉字书写能力的基础首先是能熟练将汉字音形义三者之间进行系联,从而达到快速速写的目的。所以,现在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在电写时代,如何加强汉字音形义三者在二语习得者心中的固化?答案是加强两个特色字库的建设。1.建设一个能区别声调且有声的汉字笔顺动图拼音输入字库。
2025年03期 No.233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8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王新;
<正>一、电写时代中文二语学习者汉字学习情况调查电写是指人们借助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等)及其文字处理软件、邮件客户端、社交软件等所开展的电子交际活动。从形式上看,其至少涵盖了语音输入、手写输入(基于数字墨水技术),以及拼音输入三种方式,它们各自凭借独特的优势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电写方式的普及,我们必须重新思考面向中文学习者的汉字教学应该如何因应时代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学习者在电写时代的学习需求。
2025年03期 No.233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9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严峻;
<正>在海外从事汉语教学近十年,我深刻体会到汉字书写正经历从“执笔”向“触屏”的转型。数字技术虽带来便利,却弱化了学生对字形结构的感知,加剧了书写能力的退化。作为高度图形化的表意系统,汉字的二维构形与音义非线性对应,使识字与书写对二语学习者构成认知负荷。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常因学习目标和动机不同,呈现出两类鲜明特征:一类以考试、评估为导向,重视规范书写与语法表达;一类则以兴趣为驱动,强调高效输入与实用沟通。前者在应试压力下更易遭遇“认而难写”的瓶颈,后者则常缺乏系统练习导致表达受限。
2025年03期 No.233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8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赵芸芸;
<正>在当前汉字书写已进入电写时代的背景下,非洲国家中文学习者的汉字书写现状与态度如何?我们以处于非目的语环境下的卢旺达汉语学习者为对象,具体以卢旺达大学孔子学院及其下设教学点布塔雷中学的汉语学习者为被试,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问卷收集,共得到有效问卷113份。问卷结果显示:1.汉语最难学的就是汉字参与本次调研(调研以李克特五度量表题为主。
2025年03期 No.233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8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韩若琳;
<正>在电写时代,拼音输入法是广泛应用的重要媒介之一,其输入原理是基于汉字的音、形关联,根据键入的拼音显示相应的汉字候选项。这不仅使汉语母语者的书写更加省时省力,还为汉语学习者提供了键入拼音、识选汉字的汉字学习新途径。随着科技革新,为更好地服务使用者,拼音输入法愈加智能化,开发出了强大的智能纠音和词语联想功能,提升了电写准确度与便捷度。但值得注意的是,对汉语学习者而言,如果输入法的智能化程度与使用者的汉语水平不相匹配,也会对汉字的学习与记忆带来一定挑战。
2025年03期 No.233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8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正>2025年4月20日,由北京语言大学和河南省安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PLIDAM研究所和瑞士日内瓦大学法语语言与文明学院协办,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与资源学院承办的“世界濒危文字资源保护与文明交流互鉴”主题论坛在“2025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期间成功举办。会上正式发布了《数智时代世界濒危文字资源保护之安阳倡议》(简称《安阳倡议》)。
2025年03期 No.233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1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江雪;王华;
本文在建构汉字意义系统基础上,借助国际中文智慧教学系统开展汉字形义关系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总结智慧教育视域下汉字形义关系教学内容设计思路和步骤。研究认为智慧赋能下的汉字形义关系教学可以融合汉字形体教学与汉字意义教学优势,提供更充分的学习机会帮助学习者建构汉字形义关系知识,激发学习者的有意义学习,实现自主学习。
2025年03期 No.233 1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8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张瑞朋;
本文基于中山大学留学生全程性中介字字库,提出了“准别字”概念,讨论了“准别字”和“错字”、“别字”之间的关系,并对“准别字”进行分类分析。统计发现,跟正字相比,准别字中的偏误类型主要是字形方面的笔画偏误,其书写者大多是拼音文字背景和初中级学生。准别字的使用频率和熟悉度都比正字低,汉字等级大多是超纲字和高级汉字。文章结合测试和访谈讨论了准别字的形成原因和机制:准别字在学生头脑中并不存在,它是学生因未注意到汉字细节而凑巧写成了汉字中存在的字。“错字”“准别字”“别字”是学生习得汉字中的不同阶段和形式,在教学中纠错时要区别对待。
2025年03期 No.233 30-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胡丛欢;
本文通过对语体语境的探讨进行理论语体语法向教学语体语法转化的探索。近些年来,不管是本体研究还是汉语二语教学研究,语体语法理论都获得较多关注,但是从理论语体语法向教学语体语法转化的接口、机制及原则问题,还较少获得讨论。本文以汉语副词为例,构建了“四维共铸、三体交互、多层延伸”的立体化语体语境观,通过对副词语体偏误分析,解析语体语境存在的问题,进而引入对“语体结构-语体功能-语体语境”的构建与讨论,提出语体语境是理论语体语法向教学语体语法转化的接口,“形式-功能对生律”是理论语体语法向教学语体语法转化的机制,“交际使用”是理论语体语法向教学语体语法转化的原则,最后提出了“以境统体”“时空定体”的观点。
2025年03期 No.233 4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0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完权;
本文旨在通过比较汉语的流水句与英语的run-on sentences及相关现象,探讨汉语和英语的造句法在表面的差异和背后的共性。英文教材通常认为碎句和run-ons等现象属于句法错误。但在普通语言学看来,它们都属于零句及其组合。英语有大量像汉语一样有合乎语法的零句,能产性并不低。英语零句也能够像汉语一样组成合乎语法的run-ons,但能产性较弱,停留在贫乏的“双拼”阶段,极少有合法的“递系三联”。而在汉语中,相应的表达一般都是可接受的,零句、双拼的整句和三拼及以上的流水句的能产性都非常强。并置造句是汉语“名词为本”的体现。英语汉语这方面的差异,是因为“名词为本”的语言和“动词中心”的语言在历史发展中走上了两条不一样的演化道路。而背后的共性则体现在即便是在英语中,也有并置造句的用武之地。
2025年03期 No.233 5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0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王桢;
“(一)个NP”的入场是名词短语在“(一)个”的作用下与认知场景建立联系的过程。“(一)个”作为入场元素能够帮助名词短语入场。不同句法位置入场的不定指“(一)个NP”与上下文建立的关联度不同,它们入场的认知场景也不同。不定指“(一)个NP”入场的语言具有戏剧性。“(一)个NP”入场时,说话人在幕后进行主观操作使得台上的事物被凸显。戏剧化语言显著性的特征正是说话人主观操作在语言上的体现。
2025年03期 No.233 68-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林华勇;郭韵;
现代汉语“亏”有反预期标记和反预期触发语两种用法。反预期标记“亏”所标示的内容,违反说话人预期和社会共享预期;反预期标记“亏”是全幅评注的评注性副词,可与其他表半幅评注的反预期标记(副词)共现,个别反预期标记也可对“亏”进行局部评注。预期类型不同,“亏”所表达的语用功能也不同;“亏”与人称代词的搭配使“亏”具有强烈的言者主观性,倾向于负面评价。
2025年03期 No.233 7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6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袁梦溪;刘明明;
本文从多维语义视角出发辨析语气副词“并”与“又”。借助语义诊断测试,本文证实“并”与“又”贡献不同的预设义,预设义与其所在否定陈述句的断言义结合为不同的反驳含义:“并”字句直接反驳旧信息,“又”字句通过否定前提来间接反驳某项言行的合理性。除了预设,“又”还表达了“共识强加”的规约含义,即言者认为“又”所修饰的否定命题?p应该已经是所有人的共识,而语境中却出现了以p为前提的言行,因此“又”字句常表达对他人“应知未知”的责怪、不满等主观情绪。以上分析解释了“并”与“又”何时不能互换,以及能互换时为何在主观色彩、礼貌程度等方面存在微殊,并得到了句法分布的验证。
2025年03期 No.233 9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1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李加■;白雅卿;
本文以汉语单音节动源名素为研究对象,基于物性结构理论探讨了单音节动源名素的语义转指特征,发现其语义转指倾向呈现出“结果>工具>施事>对象”的序列;结果类V是N的施成角色,工具类V是N的间接功用角色,施事类V是N的规约化属性,对象类V是N的直接功用角色。汉语单音节动源名素语义转指后主要作为中心成分构造定中复合词。在此基础上,本文从语义、形类和韵律三个层面分析了单音节动源名素定中复合词的组配倾向和理据。研究发现,该类复合词在“形式+物/人”语义模式、NN形类模式和1+1韵律模式上呈现出强势组配倾向,这与定语成分的分类、命名功能,名素的多维限定功能以及双音模式的信息量大小紧密相关。
2025年03期 No.233 103-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3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正>语言文字,记录了人类的历史和生活,蕴含着人类的认知与智慧,书写了人类文明皇皇巨著,促进了人类的交往与合作。目前全世界正在使用的语言约有六七千种,正在使用的文字约有300种。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一些语言和文字逐渐趋于弱势,在信息空间中被边缘化,甚至被弃用,逐步走向濒危和消亡。与此同时,在数智时代不断迸发产生的新技术新方法,也可以为保护濒危语言文字提供更加有效的手段。抢救濒危语言文字,抢救其所记录的人类文明,是人类的共同责任。
2025年03期 No.233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