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默;张允怀;
浮现主义为语言研究提供了新颖的理论视角,引发学界对于二语习得研究的理论范式、方法路径以及未来发展空间进行深入思考。本文首先从浮现主义的最新理论发展与实践应用出发,探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三大理论(复杂动态系统理论、基于使用的理论和联结主义理论),基于此阐释浮现主义的核心观点。其次,本文梳理了跟浮现主义密切相关的五种研究方法(语料库、神经科学、计算机建模、网络分析和Q方法),基于此探究浮现主义在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路径。最后,本文对如何利用浮现主义观深入挖掘二语习得的机制问题进行了展望,基于此拓展语言习得和教育研究的发展空间。
2025年01期 No.231 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8K] [下载次数:6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8 ] <正>12月24日,知网学术影响力评价系列报告发布会发布了2024年“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榜单,《语言教学与研究》再次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在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期刊总排名中位列第40名,语言学期刊中排名第一。“中国国际影响力TOP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是根据期刊国际学术影响力指数,从中国2600多种人文社科类期刊遴选出来的,其中TOP5%为“最具国际影响力期刊”,TOP5%-10%为“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期刊”。TOP学术期刊是我国学术期刊“走出去”的优秀代表,在助力中国期刊走向国际舞台、树立国际学术品牌和文化自信方面发挥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
2025年01期 No.231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0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正>~~
2025年01期 No.231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0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 张文贤;
语法阐释是教材以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相关研究并不充分。文章以互动语言学理论为指导,从互动行为的视角出发,对口语教材中的语法阐释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口语语法阐释不能缺少从行为表达出发的语用阐释,行为阐释是语用阐释的抓手。文章提出在语法阐释时,应以行为格式为展示形式,以行为表达为出发点,结合语义与句法特点,辅以序列化与场景化配例,并在阐释时注意行为的规约化与动态性。
2025年01期 No.231 1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0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 王兴隆;亢世勇;
本文以初级水平学习者为被试,采用自由回忆、词义判断及语句产出的实验任务,探究了编码策略与编码模态对汉语二语主题聚类词汇学习影响。结果显示:1)编码策略对汉语二语主题聚类词汇学习具有显著影响,一体化编码组在词义判断正确率、自由回忆回忆量方面的表现明显优于自由编码组。2)编码模态对目标词群学习的影响集中体现在,文字模态组在语句产出正确率方面的表现明显优于图片模态组。3)编码策略与编码模态对目标词群学习的交互影响有如下体现:文字模态条件下,一体化编码组在语句产出正确率方面的表现显著不如自由编码组;图片模态条件下,二者并无明显差距。研究表明,汉语二语主题聚类词汇学习中,采用什么样的编码策略及编码模态,需依据具体学习任务指标科学、合理地选定。
2025年01期 No.231 2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7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 袁毓林;
本文通过考察ChatGPT在指称歧义句、花园幽径句和递归嵌套句等三种复杂句的语义理解上的表现,来讨论下列问题:ChatGPT等现代大型语言模型到底能不能理解语言的意义?它们真的只是一种不顾意义的随机鹦鹉吗?文章发现,ChatGPT在指称歧义句和一般递归结构的理解方面表现出色,在花园幽径句的理解方面表现平凡;在中心内嵌的递归结构的理解方面,跟人类一样表现不佳。由此,文章指出,ChatGPT等语言大模型能够理解语句的语言性意义,但是未必能够理解语句背后隐微的交际意义和具身意义。最后,文章展望,语言学可为建设关于多种意义的理解的新型智能科学做出独特的贡献。
2025年01期 No.231 3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3K] [下载次数:6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7 ] - 王珏;
古今语气词的聚合系统、功能系统和迭用系统分别都保持着高度的历时一致性。一是古今语气词都高度集中在个别声母、韵腹和声调里,韵母均为阴声韵。二是古今句末语气词分别都和语调或疑问标记共现构成匹配型或错配型语气结构,分工合作表示语气及其下位口气的匹配值或错配值。三是古今语气词都能构成大量二迭式和少量三迭式,迭用顺序都遵循功能、层次和语音机制。同时,古今语气词的三个系统也都发生过一些历时变化。一是聚合系统的成员数量、词汇结构类型、语音格局和施用文体及其数量古今不同。二是表示各种口气的句末语气词多寡古今有别。三是迭用个数、迭用式类型、数量及其语音机制古今不同。据此,语气词系统的历时一致性可视为基因的传承,历时变化可视为基因的变异。
2025年01期 No.231 5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8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吴长安;
在单音阶段,汉语构式的发展是以音同或音近为依托,以意义关联为纽带发展的,形式上是靠汉字的差别来标记的,到了双音化、多音化时代,才迎来以形式化为特征的构式发展。汉语构式发展的结果呈现如下特色:“待”与“嵌”可互换、分析式和综合式交替变化、“随遇而安”使构式繁化、两类复句表达并行等等。汉语构式发展变异过程中,形式的改变未必意味着新构式的产生,只有构式位改变才说明新表达脱离了构式母体,意义上则以构式义是否变化为依据,构式义改变则为新构式诞生。
2025年01期 No.231 6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1K] [下载次数:4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张翼;
汉语动结构式有一类非常规论元实现:述语动词的施事编码为宾语,受事编码为主语。对于此类动结构式用法,需要解释其形义配对的理据、致事的选择和语境的作用。本研究立足致使语义的认知观,基于所收集的语料概括了此类动结构式用法描写的饮食情境、感知情境和劳作情境。在这三类情境中,述语的受事可以成为致使关系的主导要素并编码为主语。汉语动结构式非常规论元实现的研究进一步展现了构式进路微观化的趋势。研究者需要深入构式编码的概念情境,从而更加精细地解释形式特点。
2025年01期 No.231 78-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7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钱坤;
从性质范畴看,“依据”和“依照”分别选择“有效性”和“权威性”宾语;从数量范畴看,它们的宾语均受空间“广泛性”和时间“积淀性”定语修饰,但“依据”宾语受修饰的情形更常见;从关系范畴看,“依据”句和“依照”句主谓关系松散,提示它们除可用于记述动作及结果,还可用于陈述说话人观点,即都能在直陈世界外新打开一个可能世界,由此引出叙实性问题;从模态范畴看,“依据”句命题真值可通达直陈世界或在直陈世界有合理性,“依据”属叙实介词,“依照”句命题真值不可通达或没有合理性,“依照”属非叙实介词。综上,叙实能力可作为刻画和辨析近义介词的有效手段,有望成为虚词语义研究新的探索方向。
2025年01期 No.231 88-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2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叶巧明;刘艳春;
基于《语言教学与研究》45年(1979-2024)刊发的3697篇文章的定量、定性分析,结合我国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国际中文教育事业与学科发展历程,本文将《语言教学与研究》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1)初期探索与努力建设期(1979-1998),该时期突出事业发展驱动下的学科建设,20世纪70-80年代的研究“经验总结”性质和“初期探索”特征明显;90年代理论性逐渐增强,90年代末学科理论体系已初步形成;(2)调整转型与快速发展期(1999-2015),该时期学术与学科发展齐头并进,多领域研究共进发展,理论性研究进一步加强,实证性探索显著增加;(3)开拓创新与深化融合期(2016年至今),该时期聚焦国际中文教育新生态,运用新观念、新视角、新方法的创新性成果和“跨界”类研究陆续涌现。作为一份有分量、有担当的学术期刊,《语言教学与研究》在学术发展、学科建设和队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助推了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
2025年01期 No.231 9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9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正>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人类的书写方式由笔写进入电写时代,书写方式的改变不仅对人类的语言生活影响深远,也会促动国际中文教育生态的深刻变化甚至变革。在电写时代,汉字教学如何守正革新,既能继承优良传统,又能直面时代发展,积极应对挑战,在“变”和“不变”中推进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是学界需要思考的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编辑部非常重视时代变局下的国际中文教育,近些年相继推出了“新冠疫情下汉语国际教育的挑战与对策”“汉语国际教育线上教学模式与方法”“国际中文教育工程化”“Chat GPT视野中的国际中文教育”“国际中文教育集成创新”“数智时代的国际中文教育”“国际中文智慧教育”等专栏和“大家谈”专论。为进一步深化相关问题的讨论,本刊编辑部策划组织“电写时代的汉字教学:变与不变”大家谈征稿活动,邀请学界同仁积极参与,共献智慧。
2025年01期 No.231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1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