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学与研究

LANGUAGE TEACHING AND LINGUISTIC STUDIES

  • 所谓“黎派”语法诸书的评介

    黎锦熙

    <正> (一)《新著国语文法》批评的开始,语法科学和教学两大体系的提纲并张目。(二)六部书的详细评介——黎锦熙三部,与刘世儒合编二部,刘世儒一部。(三)《实践论语法图解》和《矛盾论学习图解》。(四)《精读作品分析图解汇编》的计划和《古汉语作品分析研究法》及其他。

    1984年04期 4-1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9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70 ]
  • 留学生汉语教学语法二题——兼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的作者商榷

    陈亚川 ,郑懿德

    <正> 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一书中指出:“很多人一提到语法研究,往往只想到语法体系方面的大问题,忘了这个和那个词语的用法(在句子里的作用),这个和那个格式的用法(适用的场合)和变化(加减其中的成分,变换其中的次序,等等),

    1984年04期 19-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86 ]
  • “连……也/都……”句式试析

    崔永华

    <正> 本文所说的“连……也/都……”句式指的是下面这类句子或结构:(1)连他自己都忍不住笑了(2)连见都没见过(3)连一声也不吭

    1984年04期 3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下载次数:2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0 ] |[阅读次数:407 ]
  • 浅释“一……一……”结构

    武柏索

    <正> 在汉语的结构中,数词是起了重要作用的。如我们在比较固定的格式中见到的“一……就……”、“一……一……”、“一……二……”、“七……八……”等等,其中包含有数词。这里,我想仅就“一…

    1984年04期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12 ]
  • “A就A”格式试探

    赵静贞

    <正> 副词“就”(或“便”)连接两个相同的词语,可以构成“A 就 A”格式。这种格式可以表示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和假设关系,不妨看作是复句的一种紧缩形式。例如:

    1984年04期 5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6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2 ] |[阅读次数:152 ]
  • 汉语的状语与“得”后的补语和英语的状语

    王还

    <正> 对说英语的学生说来,汉语的状语原来并不困难,因为英语也有状语,只是状语在句中的位置有时汉英相同,有时不同。在很多情况下英语的状语译成汉语也是状语,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容

    1984年04期 61-6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9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283 ]
  • 汉英句子成分省略的比较

    赵永新

    <正> 0.我们说话或写文章,凭借一定的语言环境,可以把句子中一些不说自明的成分省去。这种省略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里都存在,它不但不会影响语意的表达,而且能使语

    1984年04期 67-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82 ]
  • “不”和“没(有)”用法举例——兼与英语“not”和“no”的对比

    张孝忠

    <正> 现代汉语里的“不”和“没(有)”,使用率相当高。其主要的语法功能,是用以构成各类句子的语法否定式。不过,二者的否定功能并不一样,初学汉语的外国人,容易发生混淆。所以,历来

    1984年04期 77-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8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303 ]
  • 汉法疑问句对比

    王钟华

    <正> 汉语和法语都有直接疑问句和间接疑问句。本文只讨论直接疑问句。汉语的直接疑问句分四种:特指问句,是非问句,选择问句和反复问句。法语的直接疑问句分两类,一类是带疑问词的

    1984年04期 8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58 ]
  • 也谈三个上声连读变调的问题

    子月

    <正> 卢甲文同志在《关于三个上声连读变调问题的商榷》(《语言教学与研究》1979年第2期)一文中,针对胡炳忠同志对于三个上声连读变调问题的论述①,提出了异议,并列举了很多语法结构不同的实例,通

    1984年04期 9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4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68 ]
  • 老舍二十年代在英国编的教外国人的汉语教科书在上海发现

    <正> 【本刊讯】老舍先生不仅是个大文学家,还是一位教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先驱者。1924—1929年,他在伦敦东方学院教汉语,编了一套汉语教科书,并将全部课文灌了唱片,一日漂亮的京腔、京韵、京调,深受学生欢迎。这套唱片一直发行了六十年。但,多年来只见录音,不见教科书。今

    1984年04期 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4 ]
  • 文科进修班汉语教学的课程设置

    李更新

    <正> 近几年来,我系文科基础班的学生数量相对减少,而在国外学过一、两年汉语,准备进入我国高等院校学习文科专业的汉语进修生有所增加。为这部分学生开设什么课程,编写什么样的教

    1984年04期 10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98 ]
  • 对留学生汉语习得过程中的错误的分析

    梅立崇 ,田士琪 ,韩红 ,刘新丽 ,周翠琳

    <正> 1983—1984学年,我们承担了111班、118班和121班的基础汉语教学工作。这三个班共有16个国家的32名留学生,学生的母语计11种,其中操英语和阿拉伯语的居多,占总人数的62%。在教

    1984年04期 115-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10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6 ] |[阅读次数:386 ]
  • 阅读教学浅谈

    张树昌 ,杨俊萱

    <正> 在“知识爆炸”的当今时代,阅读的重要性正在逐渐被人们认识。据联邦德国的两位学者统计,目前全世界发行的各种科学期刊在十万种左右。预计到二○○○年将增加到一百万种。面对这浩如烟海的书籍、期刊,如何选择适当的读物,怎样读得快、记

    1984年04期 12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315 ]
  • 对科技汉语听力课教学的认识

    郭金鼓

    <正> 设置任何一门课程都必须研究三个基本的问题:一是为什么要开设这一门课程,这是个教学目的要求问题。没有明确的教学目的,盲目开课,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了明确的教学

    1984年04期 129-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190 ]
  • 胡同与水井

    张清常

    <正> 我国北方一些城市特有的“胡同”这个词始见于元代,可能借自蒙古语的“水井”。提出这种假设,不仅是从借词的关系,从蒙汉两族的历史关系来考虑,还因为在北京城区有许许多多胡同因水井而得名,

    1984年04期 136-14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58 ]
  • 《中国报刊新词语》序言

    安岗

    <正> 近几十年来,中国与世界发生的变化之大、之快、之新是超出人们的想象的,在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各个领域,呈现出突飞猛进的现象。人们迫切需要了解新事物,办法之一就是读

    1984年04期 142-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6 ]
  • 《现代汉语语法》简介

    王振礼

    <正> 长时期以来,法语国家和地区的学习,研究汉语的读者,常常因为缺少适合他们使用并译成法文的汉语语法著作而苦恼。现在,张维、许德楠等同志编写的、已译成法文的《现代汉语语法》

    1984年04期 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5 ]
  • 比喻的延体及比喻的基本格式

    滕吉海 ,文斌

    <正> 修辞学界一般认为构成比喻有三个要素,也有人认为有四个要素。我们认为构成比喻有五个要素,即本体、喻体、比喻词、相似点和延体。“延体”是我们新提出来的。它是比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认清这一点,对于我们全面而深入地认识比喻的构成及其基本格式,是很有意义的。

    1984年04期 148-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179 ]
  • 国外汉语教学与研究资料

    刘青然

    1984年04期 154-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8 ]
  • 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明年八月在北京举行

    <正> 当前,世界各国的汉语教学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为了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各国的汉语教学,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和北京语言学院将于1985年8月在北

    1984年04期 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07 ]
  • 读者来信选登

    <正> 我很喜欢《语言教学与研究》这个杂志。它是我的良师益友,每当我在教学或科研中遇到问题时,常常翻翻这个杂志,以期从中得到帮助和启发,从而又激发了我学习语言、研究语言的兴趣。因此我非常感激贵刊编辑部同志们的辛勤劳动。

    1984年04期 159-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