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经民
称谓语 (包括亲属称谓、社交称谓、姓名称谓和代词称谓 )可以用于三种不同的语用情境 :指称说话人自己是自称 ,指称听话人是对称 ,指称说话人和听话人以外的第三方是他称。在面对面对话的交际场合 ,称谓语可以随着说话人在该语境中设定的视点而改变。亲属称谓是一种特殊的称谓现象 ,它的运用不但需要确定一个视点 ,而且还需要确定一个参照点。本文着重从称谓语境的自称、对称、他称三个侧面对比研究日语和汉语亲属称谓在参照点转移和视点设定上各自的语用特点。亲属称谓的这种语用特点在以往的汉语亲属称谓研究中 ,似乎很少为人注意。本文对各种有关现象作了初步的梳理 ,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个理论框架。
2001年02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2 ] |[阅读次数:784 ] - 潘之欣!200030,张迈曾!300071
亲属语扩展用法是汉语称谓系统的一大特色。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该用法进行专题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获取该用法的社会使用情况的第一手材料 ,从而发掘该用法所表达的谈话双方的社会关系 ,探讨其使用的社会分布模式 ,分析其社会使用的发展趋势 ,同时也对以工作单位取代居住区作为社会网络研究中的调查单位是否可行进行论证。
2001年02期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9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5 ] |[阅读次数:321 ] - 陈慧!100876
本文研究外国学生在识别形声字时产生的错误。通过实验 ,我们把外国学生识别形声字时产生的错误分为 5个类型 :规则性错误、一致性错误、词语连贯性错误、拼音错误和随意性错误 ,这些错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外国学生加工形声字的特点。对不同汉语水平学生的错误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外国学生先认识到形声字声旁具有表音作用 ,再逐渐认识到形声字声旁表音的局限性 ,而且比中国小学生能更快地认识到形声字声旁的表音作用及其局限性。
2001年02期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7 ] |[阅读次数:398 ] - 徐霄鹰!510275
本文从两个方面对中级汉语阅读教材的编写提出改进的设想。第一 ,词汇量控制。在初步调查统计的基础上 ,确定教材的基准生词量和渐进方式 ,以平均生词量作为对基准生词量的调整。第二 ,阅读技能训练的汉化。以针对汉语词特点、明确区分句法和语义线索以及突出语用的篇章阅读等三种训练为例 ,说明阅读技能训练可以充分利用新的研究成果 ,突出汉语的特点。
2001年02期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0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0 ] |[阅读次数:372 ] - 2001年02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7 ]
- 刘晓雨!100871
本文在对过去发表的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成果的回顾和分析基础上提出 :没有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完美的教学方法 ,在探索中我们不追求唯一性 ,应鼓励创新、交流、争论。不管是什么理论和方法 ,都必须避免臆想和空谈 ,要建立在认真的思考、设计、调查、实证的基础之上。我们的研究和实践要结合汉语的特点 ,切实解决对外汉语教学中产生的问题。
2001年02期 2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05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9 ] |[阅读次数:1512 ] - 杨翼!100083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 ,学习者会出现多种汉语理解和表达障碍 ,这时准确地判断障碍及其成因 ,将为有效地排除障碍打下良好的基础。汉语诊断性测试就为我们准确地判断和排除障碍提供了一个崭新而有力的工具。本文讨论汉语诊断性测试的重要意义、测试类型、测试形式、编制原则和操作环节 ,最后展望电脑汉语诊断性测试软件的开发前景。
2001年02期 3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5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405 ] - 2001年02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2 ]
- 焦立为!100872
世纪之交 ,我们就现代语音学百年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访问了林焘教授。林先生认为 ,现代语音学的历史可以分成五个阶段 ;研究语音学 ,除了必须具备语音学知识 ,还需要具备方言学、音韵学以及现代的实验手段等方面的知识 ;现在 ,语音学是冷门 ,只要年轻人肯于朝理科方向靠拢 ,语音学一定能够有大发展。
2001年02期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3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239 ] - 韩玉国!100083
本文从形容词的句法成分功能角度出发 ,对 2 80 9个形容词进行了比较全面、细致的考察 ,内容包括能否受“很”修饰及充当定语、谓语、状语、补语的情形。在此基础上尝试将形容词分为性质形容词、唯谓形容词、非谓形容词、复杂形容词、情状形容词五大类 ,其中性质形容词又分为三个等级 ,而复杂形容词则包括文言词及状态形容词两个次类。最后对一、二级性质形容词的句法功能差异进行了简要描述。
2001年02期 47-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44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2 ] |[阅读次数:427 ] - 洪波!300071
本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讨论“连”字的虚化和“连”字句的语法化 ,第二部分讨论典型“连”字句中“连”字的性质和功能 ,第三部分讨论典型“连”字句的语用意义。主要结论是 ,( 1 )“连”字是介词 ,赵元任等前辈学者的定性是正确的。 ( 2 )它的功能是引介一种与句子隐含的参项同角色的体词性成分 ,该体词性成分表示“典型事例”。 ( 3)“连”字句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强调来表达对相关事物的周遍性强调 ,因此“连”字句的语用意义是强调“周遍性”指称意义。
2001年02期 5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6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1 ] |[阅读次数:354 ] - 王彦杰!100083
本文试图以“把……给V”句式为参照 ,说明助词“给”在“把”字句中的使用条件及表达功能 ,并且根据V的语义特征考察了不能添加助词“给”的“把”字句。文章指出 ,助词“给”的使用条件主要包括 :(一 )该句式的语义重心是表达一种结果意义 ,附加意义是表示意外。 (二 )该句式处于同一话题的TC链的末端。
2001年02期 6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9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3 ] |[阅读次数:464 ] - 谢红华
本文以 1 6组单双音节同义方位词 ( 1 6个单音节方位 1对 5 7个双音节方位 2 )为本 ,在吕叔湘先生的《方位词使用情况的初步考察》的基础上 ,统计了 30万字的口语及书面语材料 ,从构词能力、语法功能、与介词的结合、与名词的结合及语体色彩等五个方面进一步描写方位1与方位2 的异同。
2001年02期 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7 ] |[阅读次数:300 ] - 赵金铭!1000832001年02期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68 ]
- 谭春健2001年02期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2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