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学与研究

LANGUAGE TEACHING AND LINGUISTIC STUDIES

  • 文白异读与语音层次

    刘勋宁

    全文分六个部分 ,即 :一、文白异读的本质 ;二、文读与白读的范围 ;三、文白异读的调查途径 ;四、文读和白读的描写方法 ;五、方言语音层次的比较和整合 ;六、新的方言关系的描写。为了阅读方便 ,本文尽量利用汉语拼音 ,如采用国际音标 ,则用方括弧标记。

    2003年04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28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5 ] |[阅读次数:306 ]
  • 北京话古清入字归调历史及成因考察

    高晓虹

    本文以元代以来的几种韵书为材料 ,考察了北京话清入字归调的历史 ,指出 :明末北京话清入字已经派入四声 ,清代北京话中清入字归四声的比例与今北京话已经相当接近 ,并且明代以来的韵书中清入字都存在白读音多归阴平和上声、文读音多归阳平和去声的趋势 ,与今北京话一致。文章还联系北京地区的历史、周围方言的情况对北京话清入字归调的成因作出解释。

    2003年04期 1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0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560 ]
  • 从周边方言看北京话儿化韵的形成和发展

    张世方

    本文主要根据北京周边方言儿化韵和儿尾的类型及差异探讨北京话儿化韵的形成过程 ,并讨论北京话儿化韵分合的个人分歧问题 ,对北京话儿化韵的发展趋势作出分析 ,认为北京话儿化韵分合的个体差异是语音自身演变规律与社会因素交互制约的表现。

    2003年04期 2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下载次数:15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347 ]
  • 多义范畴理解的语义互参模式

    于海涛

    每一个语言范畴都是多义范畴 ,至少是具有数个潜势义项的多义范畴。多义范畴的理解遵循一个语义互参模式。这个模式包括存储、激活和互参三个过程。知识的存储形式是范畴网络 ,范畴网络是理解多义范畴的基础。在范畴网络中 ,每一个范畴都是一个节点。节点的激活取决于节点与认知语境以及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这种关联强度的确认是通过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语义互参实现的。在语义互参过程中 ,多义范畴的一个义项得以突显 ;语义互参的实现标志着多义范畴理解的完成。

    2003年04期 2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5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376 ]
  • 刑事法庭调查中的填表式问句初探

    高华

    本文基于对真实庭审语料的会话分析 ,探讨了刑事法庭庭审调查中一种特殊的疑问表达形式———填表式问句的语法特点及其蕴含的功能意义。这种问句的结构形式是“NP+,K”(名词组 +降调 ) ,与特指问句对应 ,但其语义功能属于只问不疑。“填表式问句”并不是一种常规的问句形式 ,其询问功能取决于一定的话轮位置和序列语境 ;另一方面 ,“填表式问句”本身也反映了特定言语情境中交际双方不平等的权力关系 ,故而加强了庭审调查会话交际情境的机构性特点。

    2003年04期 3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456 ]
  • 第二语言研究的效度

    钱旭菁

    第二语言研究方法可以分成两大类 :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某项研究是否具有科学性 ,并非看该研究用的是定性方法还是定量方法 ,而应该看其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如何。本文分析和归纳了影响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的各种因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提高研究效度的方法和建议。

    2003年04期 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9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346 ]
  • 编写初级汉语教材的几个问题

    杨寄洲

    以语法结构为纲 ,重视语义分析 ,揭示语用功能 ,这是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教材编写要遵循的重要规则。此外 ,词汇量要有一定的限制 ;教材的练习要注意层次性。

    2003年04期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9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63 ] |[阅读次数:1054 ]
  • 汉字的结构对称特点及其识别加工机制

    陈传锋,董小玉

    本文分析了汉字的结构对称特点 ,阐述了研究结构对称汉字识别加工机制的重要意义 ;在综述已有关于结构对称汉字识别加工机制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关于汉字识别的“多层次格式塔双向加工模型”的理论构想。

    2003年04期 5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4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388 ]
  • 关于实况汉语教学的几个问题

    孟国

    实况汉语教学努力营造并充分利用汉语的习得环境 ,坚持教学过程的交际化 ,坚持使用真实、自然的语言材料 ,在汉语教学的同时 ,坚持国情文化的教学 ,在视听说三者的关系上相当灵活 ,在开设实况汉语教学的过程中 ,注意适时、适量 ,实况汉语教学只适合于解码类的课型。

    2003年04期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8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4 ] |[阅读次数:343 ]
  • 汉语水平口试信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柴省三

    本文首先对影响第二语言口试信度的基本维度进行了理论分析 ,然后通过实验设计的方法 ,从评分一致性和准确性两个角度对HSK(高等 )口试评分的信度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HSK(高等 )口试的评分员信度、组间信度、历时性信度和分类一致性信度均比较高 ;评分的准确性和区分度还有提升的空间 ,建议在以后的评分实践中 ,采用口试理论常模来规范口试评分等级的频数分布 ,以提高评分的准确性。

    2003年04期 69-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360 ]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濒危语言问题专家会议

    禹岩

    2003年04期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82 ]
  • 周有光先生建议提倡“基础华文”

    2003年04期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