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虹,颜静兰,陈向一,夏纪梅,郭赛华
本研究比较“非典”一词对京、沪、穗、港、台地区华人大学生的心理意义。研究采用“联想组合分析法”,于2003年5月下旬采集了五地520名本科生对“非典”所做的限时自由联想,并归类总结分析。结果发现,对“非典”的语义联想有以下几类:“疾病”、“人”、“地区”、“信息与政府行为”、“主观反应”、“防治措施”、“影响”、“其他”。五地受试在不同类的得分差异有显著性;在每类中各子类得分的差异也有显著性。文章讨论了“非典”在各地的心理意义特征与疫情阶段以及社群特点的联系。
2003年06期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1k] [下载次数:9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32 ] - 卢英顺
现代汉语中,“通过”既可作动词,又可作介词,各有不同的意义和用法,又有一定联系。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内,运用隐喻、语法化等概念对有关问题作出解释。
2003年06期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6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353 ] - 李先银
本文从认知域的划分和名词的指称两个方面探讨了物体量表达的实质及其功能表现。我们认为物体量成分和其他定语成分一样,是确立认知域成员的标准,使名词定指化。
2003年06期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下载次数:6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436 ] - 周一民
由副词“差点儿”构成的句式一直引起语法学家的关注,朱德熙先生曾提出“企望”说解释这一句法现象。本文通过对北京话里的“差点儿没VP”句式的考察发现,朱先生的解释与语言事实不符。北京话里存在着两种重音形式的“差点儿没VP”句式,它们的袁义是相反的。采用何种句式取决于客观事实,而不是主观企望。文章简略分析了两种句式的使用概率。
2003年06期 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下载次数:2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5 ] |[阅读次数:386 ] -
<正> 由中国修辞学会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举办的“对外汉语与修辞研讨会”于2003年8月12日至15日存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隆重举行。在开幕式上,中国修辞学会会长王德春教授致开幕词,阐明了这次会议的意义和任务。
2003年06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4 ] - 苏新春,孙茂松
一种语言中最重要的词语有多少,是认知科学、语义学、词典学中的重要命题。本文提取出《现代汉语词典》中单义的双音释词6010例,根据频次与释词位置进行加权,再用同释词、转释词、同素词三种方法来进行系联,提取出了502条常用释词。发现释词频率高,释词位置靠前的一般都具有通用性强、词义覆盖面广、语义位置重要的特点。
2003年06期 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6k] [下载次数:7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428 ] - 曹炜
现代汉语中的口语词与书面语词之间的差异是极其明显的:从音节结构来看,口语词中双音节词占绝对优势,而书面语词中,单音节词的数量逼近双音节词的数量。从词的内部构成情况来看,口语词中合成词是单纯词的6倍强,而书面语词中单纯词的数量接近合成词;口语词以偏正型居多,书面语词则以联合型居多。在词义架构上,口语词同书面语词均以单义词为主,多义词很少,但多义口语词中双音词占主体,而多义书面语词中单音词占主体。
2003年06期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35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9 ] |[阅读次数:553 ] - 田静
<正> 由中央民族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吉首大学联合主办,吉首大学承办的“第三届国际双语学研讨会”,8月25至29日在湖南吉首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包括香港地区)、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国的64名专家学者以及研究生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42篇。会
2003年06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3 ] - 苏静,路佳
研究会话活动往往是针对交际双方如何交流,一一对应,解释会话的连贯性。本文则是针对会话中的“无言语对应”现象进行分析,以说明它也是会话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传达着各种不同的信息。本文以相邻对为基本单位加以分析。
2003年06期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下载次数:5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283 ] - “第十三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筹备组
<正>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句法语义研究室和《中国语文》编辑部主办的第十三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定于2004年10月中旬在广西桂林举行。本次讨论会由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承办,商务印书馆等单位协办。本次讨论会的主题是:语义关系和句法结构。会议现征集与会论文。
2003年06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1 ] - 江新
本文探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外国学生对汉字知音和知义之间的关系。研究以学习汉语的74名日本、韩国、印尼、美国学生作为被试,采用纸笔测验的方法,要求被试写出30个已学过的汉字的拼音和意思。结果显示,日本、韩国学生的汉字拼音成绩和意义成绩之间没有显著相关,而印尼、美国学生汉字拼音和意义成绩之间有显著相关,表明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学习汉字时对汉字知音和知义之间的关系,随学生母语背景不同而变化,有表意文字背景的日韩学生记忆汉字的意义可能不依赖汉字的正确读音,而表音文字背景的印尼、美国学生记忆汉字的意义则可能依赖汉字的读音。这个结果支持“母语的正字法影响第二语言的文字加工”的观点。
2003年06期 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3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4 ] |[阅读次数:429 ] - 丁启阵
对外汉语教学虽然以普通话的语言技能培训为主,但是普通话与汉语方言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了解一定的汉语方言知识和掌握一定量的汉语方言,能够扩大学习者的交际范围,提高他们的交际适应能力;学习者也普遍有了解和掌握汉语方言知识和技能的主观愿望;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尤其是高级阶段的教学实践中又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方言词语,涉及方言现象。因此种种,我们提出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必要适当引入汉语方言方面的内容。
2003年06期 5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k] [下载次数:3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5 ] |[阅读次数:477 ] - 黎敏
通过对北京外国语大学的37名日本留学生的问卷调查,本文从民俗文化以及汉语环境对他们的影响等方面,对日本留学生高级汉语学习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应注意母语民俗文化和目的语民俗文化对日本学生汉语学习的影响。
2003年06期 6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下载次数:6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62 ] - 石汝杰
<正> 方言地理学,又称语言地理学,是一种重要的语言学理论,也是一种研究方法,通过对语言特征的地理分布的分析、解释来研究方言间的关系,研究语言的历史及其演变。其主要方法是:(1)精选一些语音、词汇等语言成分,到尽可能多的地点进行调查,记录下其语音形式。(2)每个调查项目制成一张地图,以实际记录到的形式标记出来。(3)研究词汇中所反映出来的物
2003年06期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8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414 ] - 2003年06期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4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2 ]
<正> 《中国语文研究》杂志由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和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研究所共同编辑,现为半年刊,分别于3月和9月在香港出版,16开本,每期96页,定价50元港币或8美元(大陆15元人民币,均含平邮邮费)。主编:张双庆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副主编:曹志耘教授(北京语言大学)。
2003年06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5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