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凡凡;
本文以物体空间关系的表达为切入点,分别对不同母语类型(主题突出、主语突出、主题主语皆突出)的二语者进行考察,发现主题突出特征确实存在于二语习得中,且不受母语类型影响,习得过程经历了"主题突出-过渡一消失"三个阶段。文章还考察了汉语母语习得,发现存在于二语的主题突出特征同样存在于母语习得中。
2010年01期 No.141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下载次数:1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冯丽萍;孙红娟;
分析学习者的语言样本是语言习得顺序研究中的重要方法。本文对习得顺序研究中的样本收集、确定习得标准、样本分析三个关键环节的方法进行了总结,讨论了在各环节中应注意的问题。最后对汉语习得研究提出了方法论上的建议,认为正确的研究方法是保证汉语习得研究科学、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2010年01期 No.141 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3K] [下载次数:8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3 ] |[阅读次数:0 ] - 胡晓清;
本文分析了听说分立模式的优势与局限性,结合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知理论,提出了多维输入与多元输出的汉语听说一体化教学模式,构拟出该模式下的理论与实践框架,旨在通过听、说的多重互动训练促进学习者认知系统的发展,提高外国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
2010年01期 No.141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下载次数:19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2 ] |[阅读次数:0 ] - 杨翼;
对外汉语教材练习题的设置不仅要有一定数量,而更为关键的是要保证质量。有效性就是衡量练习题质量优劣的最重要的指标。有效性研究是练习题研究的关键,也是提高练习题质量的突破口。本文定义了练习题的有效性概念,分析了练习题有效性的研究内容,并讨论了练习题有效性研究的几种方法。
2010年01期 No.141 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下载次数:7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4 ] |[阅读次数:0 ] -
<正>《现代汉语》,徐阳春、刘纶鑫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28元。《言语交际学重构》,刘焕辉著,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26元。《汉语方言学基础教程》,李小凡、项梦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28元。
2010年01期 No.141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利满;
本文对两岸考察汉语文化教学能力的试卷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在文化类别的数量、重点及考察角度等方面的异同;两岸试卷的共同特点是重视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与大陆试卷比较,台湾试卷更具有当代性、当地性、语言与文化融合、文化知识与教学实践结合的特点。最后,文章针对现有考试的不足,提出改进考察汉语文化教学能力试卷的四点建议。
2010年01期 No.141 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下载次数:7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刁晏斌;李艳艳;
"有+单音节动素"式动词是一类尚未充分研究过的动词,这种形式古已有之,在不同的阶段先后凝固成词,另外也有一些新生词。这类动词中的"有"性质并不单一,有的是比较典型的词缀,有的则是实义动素,也有的介于虚实之间;"有"的功能也是多样的,主要有补足、窄化和改造等功能。通过与相对应同义词的比较,可以看出这类动词用法比较单一,使用范围也有很大的限制,它的特点是非动作性、表示已然、弱组合性等。
2010年01期 No.141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14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温锁林;
性状是形容词属性,汉语中的"性状义名词"用于"有/没有"之后也表性状义。性状义名词可根据句法和语义特点分为强性状义名词和弱性状义名词两类,它们共同的认知基础就是把社会平均值作为计量起点,从而有别于以零起点计量的非性状义名词。两类性状义名词在量度标准的使用上不仅存在主观性强弱的差异,而且存在着眼点的不同,因而形成了一系列句法和语义的差别。本文运用原型理论解释了强性状义名词向形容词的功能游移与词性变化现象,指出名词性状义的存在是名词功能游移和词性转变过程中的桥梁。
2010年01期 No.141 4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8K] [下载次数:1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李敏;
本文分析现代汉语的义务情态。首先分析义务情态的形式表现,发现义务情态可以通过情态动词、情态副词、虚指语等表达;从义务情态到祈使语气是一个连续统。义务情态根据作用方式、强度、对象、力量来源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本文最后还分析了义务情态与认识情态的区别。
2010年01期 No.141 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7K] [下载次数:18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0 ] - 邵洪亮;
现代汉语虚词赋元功能羡余分两大类:一是虚词与其他手段的赋元功能羡余。二是虚词之间的赋元功能羡余。汉语虚词赋元功能羡余会出现两种结果:如果虚词本身没有明显的语用功能,它在形式上可能会弱化或脱落;如果虚词还具有某种语用功能,它原有的语用功能可能会得以强化并固化下来。这两种结果都有实证。
2010年01期 No.141 6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下载次数:1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振平;
"A跟B一样X"和"A有B这么/那么X"句式有三个显著的差别:使用条件不同、对A和B互换的限制宽严程度不同、句式中"一样"和"这么/那么"的省略表现不同。这些形式上的差别,主要受制于以下三个语义要素:两种句式表达的意义有差别,对A和B在语义上的显著度要求有差别,句式中"一样"和"这么/那么"的语义地位和性质不同。
2010年01期 No.141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9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张世方;
在语料分析和文献资料搜集整理的基础上,本文较为详细地描写北京话口语中的等类助词"伍的"及其变体形式"什么伍的"、"伍"等的用法,并利用北京话口语语料,结合已有研究和历史文献,讨论"伍的"在北京话中的使用情况。
2010年01期 No.141 7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下载次数:9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项成东;
本文试图从认知语言学视角解读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主要概念隐喻"心为形之主"。该隐喻的主要概念映射体现为"心(脏)的心智能力"和"统治者的政权"之间的对应关系。汉语"心"传统上看作是思维、推理以及感觉的器官,因而被概念化为人的认知活动中心。这种文化概念化与西方哲学"二元论"所崇尚的"理智、情感"两分法有着本质的不同,后者将"心智"与"心脏"、"心智"与"身体"截然分开。研究发现,概念隐喻"心为形之主"具有意象折射功能,即折射出"主为国之心"隐喻。文章认为,这种双向隐喻映射是基于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思想。
2010年01期 No.141 8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下载次数:15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张玉来;
本文从明清时代的有关文献中钩稽了当时人们关于共同语——官话的使用态度和相关认识,并讨论了明清官话的标准音和使用范围等问题,是一项历史社会语言学的调查。
2010年01期 No.141 88-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下载次数:1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本刊记者;
<正>语言接触与跨文化交际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1月17日在澳门举行。会议由澳门理工学院主办,来自美国、新加坡、中国大陆、香港以及澳门的50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会
2010年01期 No.141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段亚广;
<正>首届濒危方言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1月28-29日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山大学中文系、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研究室
2010年01期 No.141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