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西拓一郎;陆艺娜;
语言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方言在地理空间的差异。语言地理学想要发现什么呢?在日本,语言地理学的目标是揭示语言的历史,是历史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但方言差异并不总是反映历史的变化。地理语言学应有其更宽泛的目的。
2011年05期 No.151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5K] [下载次数:1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457 ] <正>~~
2011年05期 No.151 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5 ] - 曹志耘;
本文首先讨论了"地理分布类型"的概念,接着以《汉语方言地图集》为依据,从宏观的角度考察汉语方言主要的地理分布类型。汉语方言的地理分布类型首先可分为对立型和一致型。对立型主要包括秦淮线型、长江线型、阿那线型;一致型主要包括长江流域型、江南漏斗型、东南沿海型。
2011年05期 No.151 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7K] [下载次数:3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9 ] |[阅读次数:519 ] - 岩田礼;
"音韵对应规律"建立在词源探讨的基础上,而基本词汇,特别是复音节词,经常受到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发生"非连续性变化"。干扰因素有内因和外因两类,"内因"包括通俗词源、类音牵引、同音冲突等,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历来低估这些因素对语言变化的影响。本文以《汉语方言解释地图》所载的两对基本词汇"喜鹊"和"麻雀"、"肚脐"和"荸荠"为例,通过构拟每个词的历史演变,探讨类音牵引及同音冲突是如何产生不合音变规律的语音形式的。
2011年05期 No.151 20-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7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598 ] - 沈力;冯良珍;中野尚美;
本文选取山西境内晋语区与中原官话区接壤地带——灵石高地的混合方言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比较语言学与地理信息科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混合方言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首先,我们提出一个假说,即山西境内方言的声调演变进程是可以按照不同现象在汾河走廊中的分布序列加以构拟的,进而,我们对这个假说进行了逐步论证和解释。最后,我们对灵石高地的声调演变趋势进行了预测。可以说这是一个利用GIS手段探讨混合方言的尝试。
2011年05期 No.151 30-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4K] [下载次数:8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468 ] - 李仲民;
产生于日本的Glottogram(グロットグラム)研究方法,将传统的地理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巧妙地结合起来,成为"立体化的地理语言学研究"。本文介绍Glottogram的研究方法,并将传统的Glottogram扩展成可以呈现平面地理的三维化Glottogram。最后以台湾中部地区西部沿海的一些语言地理特点,展示Glottogram在地理语言学研究上的效用。
2011年05期 No.151 4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1K] [下载次数:7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523 ] - 高晓虹;
本文通过比较方言地理学在西方与中国、中国与日本发展的差异以及贺登崧与赵元任研究的不同,探讨汉语方言地理学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末未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因。文章还讨论了20世纪末汉语方言地理学热的原因及其将来的发展,认为汉语方言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是外来的研究方法与本土语言和研究传统相互影响并融合的一种体现。
2011年05期 No.151 4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666 ] <正>由中国语言学会主办、云南大学承办的"中国语言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定于2012年8月在昆明市召开。本届年会将就语言学研究各领域的问题进行学术交流。凡有意与会的会员,请于2012年3月31日前将论文提要电子版发送至语言学会邮箱。
2011年05期 No.151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5 ] - 刘颂浩;
为学习者编选合适的语言学习材料是语言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编选语料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原则。对不同原则之间的关系,文献中讨论得不是很多。本文提出了一个语料编选的原则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原则首先分为个别原则和普遍原则,普遍原则又分为核心原则和辅助原则。适度性和多样性是语料编选的核心原则,知识性、趣味性和真实性等,则是辅助原则。
2011年05期 No.151 5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5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8 ] |[阅读次数:473 ] - 陈丹丹;
<正>2011年7月3日,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商务印书馆联合主办的"海内外中国语言学者联谊会——第二届学术论坛"在商务印书馆礼堂召开。此次论坛的主题为"中国的语言学教学:过去、现在和将来"。
2011年05期 No.151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8 ] - 李冰;
词汇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采用纸笔测试的方法,考察了词形对日本学生词汇习得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词形对学生习得词汇的正确率有显著影响,完全同形词学习效果好,繁简词和细差词学习效果差;学生级别对掌握词汇有影响,级别越高,学生对三类词形的词掌握得越好。据此,我们建议:可以根据"迁移理论",在教学和教材编写过程中注意对词形的教学和安排,帮助日本学生充分利用正迁移,克服负迁移,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2011年05期 No.151 6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4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424 ] - 娄开阳;吕妍醒;
美国明德汉语教学模式的课堂操练方法可分为单纯机械型和引导编码型。单纯机械型操练包括核心词操练和目标句操练两个小类,内在心理学理据是"刺激―反应"理论,目的是要建立"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引导编码型操练分为全控制式、半控制式(半开放式)和全开放式操练三个小类,内在理据是心理语言学中的言语生成理论。
2011年05期 No.151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9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5 ] |[阅读次数:1047 ] - 翟艳;
本文针对汉语学习者口语流利性的三个典型样本,从教师主观评价与客观量化统计两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教师从听感、意义表达、语言形式三个维度对样本进行的主观分析与从时间性指标、表达性指标、准确性指标所进行的量化统计分析,其结果具有较大一致性。教师的总体评价在较大程度上具有客观标准真实、准确、可信的特点。
2011年05期 No.151 7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0 ] |[阅读次数:449 ] - 张新华;
"有"所述名词的论元角色为"本体、构件","有"指前者由统摄后者而成立,这在不同名词次类构成不同小句。表领属是"有"的基本功能,存在功能由主语所表事物范畴演化为处所范畴而形成,形式上采取"-上、-部"等形态标记的操作。文章最后从更高层面对两种功能做了概括,并指出关于"有"存在功能的说法不准确。
2011年05期 No.151 87-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342 ] - 张秀松;
本文考察"到底"从短语向"终于,终究"义时间副词的词汇化的动因、条件、历程、路径和机制。考察发现,短语"到底"向"终于,终究"义时间副词词汇化的动因是频现于时空双关语境;条件是"到"和"底"在状位的高频紧邻共现;历程是:[连谓前项:动词短语→]状位:介词短语→状位:(时间)副词;路径是:到底端(>到尽头)>到最后>(在)最后>终于,终究;机制是时空隐喻、[过程―结果]转喻、语用丰化和语义主观化。
2011年05期 No.151 95-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6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436 ] - 李文山;
"了"是汉语中的一个常用虚词,由于其语义内容和句法行为的复杂性,长期受到汉语语言学界的重视。本文探索句末"了"(常称作"了2")与焦点敏感副词(如"只")同现的语义条件。焦点敏感副词和"了2"同现与"增量"和"余量"两个概念紧密联系。
2011年05期 No.151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7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387 ] -
<正>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胡明扬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6月2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胡明扬先生1925年出生于浙江海盐,1948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文系。
2011年05期 No.151 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2 ] - 李泉;
<正>2011年6月22日,胡明扬先生走了,走得竟是这样匆忙。从先生病重到离开我们,前后不过一个多月,这几乎是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人难以承受,也让人无法接受,更让我无比难过。6月1日,我去医院看望先生时,他躺在病床上还跟我们几位师兄弟侃侃而谈,思路非常清晰,
2011年05期 No.151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7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