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布鲁马特;高一虹;沙克·科霍恩;
全球化的社会语言学现象随着经济、政治、技术等方面的全球化产生,对此新现象的研究需要新的理论概念。本文讨论全球化社会语言学建设中的核心概念——"移动性",探索中国/汉语情境的相关研究课题。文章首先指出全球化社会语言学现象表现在三个方面:新媒体、移民、"大"语言的传播,然后指出此现象中的三大问题:影响的广泛性、群体和语言变体的不平等性、权力资源的多元性。文章进而讨论了"移动性"概念,提出了有待探索的两大课题——语言的移动潜势、移动的人与移动的语言。文章最后指出,由于全球化社会语言学现象具有整体性特征,相关研究需要社会语言学者的跨国合作。
2011年06期 No.152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0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441 ] <正>~~
2011年06期 No.152 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4 ] - 徐大明;张璟玮;
作为一个在生成音系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语言学理论,优选论在语言变异研究中也得到了应用。但是,现有的语言变异的优选论语法模型都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个新的优选论模型,该模型继承了优选论中制约条件层级性和语法相对性的思想,同时允许输出项之间的层级性变异。在理论层面,该模型将语言变异解释为语法的"实现度"。结合"实现度"的新优选论模型通过北方话鼻韵尾变异的现实语料得到了验证。
2011年06期 No.152 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8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444 ] - 王培光;张艳艳;
个人网页盛行一时,迄今未有系统研究。本研究创建了一个一百万字的个人网页语料库。该语料库的语料分为"日记式语料"及"文学式语料"。本研究从实词的词频与人称代词的词频两方面来进行比较。实词词频比例与人称代词分布可成为区分口语和书面语的特征。口语中常使用第一、第二人称代词,而书面语中常出现客观描述的第三人称代词。分析结果表明:"日记式语料"与"文学式语料"中实词分别占总词数的64.3%与77.0%,第一人称代词与第二人称代词占人称代词的76.9%与67.3%,第三人称代词占人称代词的23.1%与32.7%。以卡方检定进行比较,三者均有显著差异。本文应用量化研究验证了实词比例为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特征这个论说。
2011年06期 No.152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33 ] - 涂海强;杨文全;
近年来出现了一系列与亲属称谓"哥"相关的词语,这些词语中的"哥"不再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属的尊称或昵称,而是孳生出凸显具有某种提示特征或特殊魅力的一类男士或事物的特殊指称义。本文根据关联理论,着重分析"X+哥"类词语在媒体语言运用中的结构特征、衍生方式、词语模机制、语义特征及推理,认为大量出现的"哥"类词语遵循着关联理论的明示―推理过程,主要是语义与语用关联推理。人们在报刊和网络中类比词语模,通过最小的心理投入获取最大的认知效果,从而衍生出语义和谐的"哥"类词语。
2011年06期 No.152 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20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373 ] - 王建勤;
本文围绕语言问题安全化主要探讨三个问题:(1)语言问题安全化的背景。美国政府通过宣布美国"国家安全语言计划"这一"言语—行为"启动了语言安全化程序。语言问题被安全化与美国语言战略目标密切相关,其"关键语言"战略的实施是导致语言问题安全化的必然结果;(2)语言问题安全化对我国国家安全带来的潜在威胁。语言问题安全化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美国"关键语言"战略的实施对我国军事、经济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威胁;二是我国外语能力严重不足所面临的安全挑战;(3)语言问题安全化背景下的国家安全对策。首先,国家要加强外语语种规划,有效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其次,国家应该根据国家战略,制定应对国际事务和突发事件的关键语言政策,全面提升国家的外语能力;第三,加紧制定国家对外语言战略,以应对美国"关键语言"战略的军事和政治渗透。
2011年06期 No.152 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25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2 ] |[阅读次数:399 ] - 刘跃进;
当今世界,语言研究人员和安全研究人员正从两个不同的学术方向把语言问题"安全化"。在当代国家安全体系中,作为国家安全构成要素之一的文化安全包含了语言文字安全。此外,语言文字还以多种形式影响着国家安全,而语言侵略、语言霸权作为文化侵略、文化帝国主义的一种形式,甚至会对国家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和危害。因此,在保障国家安全的体系中,语言文字机构和语言文字工作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国家间的竞争,既包括了经济、政治、军事的竞争,也包括了语言文字的竞争。经济、政治、军事上的优势,可以转化为语言文字上的优势;语言文字上的优势,也必然强化经济、政治及军事上的优势。
2011年06期 No.152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9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335 ] - 张旺熹;韩超;
本文以三部电视剧台词为语料基础,从会话场景分析出发,得到如下基本认识:人称代词"人家"是在"劝解"场景中,基于言者和听者的人物关系格局而由言者使用的一种具有移情功能的话语手段。在"劝解"场景中,言者使用"人家"是为了凸显其所指对象具有的某种角色特征,并要求听者与自己一起对该对象进行移情,从而实现对听者进行"劝解"的交际意图。"人家"移情功能的实现,是"劝解"场景内在机制的要求,也是其成为"万能代词"的基本动因。
2011年06期 No.152 4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2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808 ] - 姚小鹏;
"当然"用于句首表示追补关系时,具有衔接功能,它可以是黏着式也可以是分离式。在不同的语境中,"当然"具有三种不同的连贯方式:承接性追补、解注性追补、转折性追补。用于语篇衔接时,"当然"具有强化或弱化功能,并进而有可能衍生出预示功能。衔接性"当然"由评注性"当然"演化而来,这与"元语"推导有关。
2011年06期 No.152 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0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355 ] - 周荐;
20世纪40年代末之前的中国各地,共用的语文工具书主要是黎锦熙先生主纂的《国语辞典》。1949年开始两岸政治分治,语文词典编纂的文脉皆承袭自《国语辞典》,在大陆,有《现代汉语词典》各版本的出版,在台湾,则有《国语日报辞典》和《新编国语日报辞典》的出版。《现代汉语词典》半个世纪以来修订出版了5版,日臻完善,以其收条的严谨性、系统性、科学性而成为全球华人社会公认的一部权威、规范的现代汉语词典。而始由何容先生主编的《国语日报辞典》,后由国语日报出版中心主编成的《新编国语日报辞典》,发展至今也逐渐成为岛内一部颇具影响力的现代语文工具书。本文在与《现代汉语词典》比较的前提下,对《新编国语日报辞典》词目收立、义项设立、释义等几方面的问题进行一下简单的分析,冀能使读者对两岸语文词典编纂的不同有个大致的了解,为汉语社区同类型词典的编纂总结出点滴可借鉴之处。
2011年06期 No.152 5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11 ] -
<正>《新时期汉语语法学史(1978-2008)》,邵敬敏著,商务印书馆2011年6月出版,47元。本书采取立体交叉评述模式,全面系统地对最近30年的汉语语法研究史进行了梳理。除"导论"和"结语"外,共分为四个板块:理论篇、人物篇、本体篇和应用篇。全书约有50万字,陆俭
2011年06期 No.152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1 ] - 袁毓林;
本文考察了"差点儿"和"差不多"中所含的隐性否定的语义层次,比较了这两个副词在语义结构诸层面(断言、推论、预设、情态)上的同异,得出结论:(i)"差不多VP"和"差点儿VP"的预设意义相同,都是"接近VP";(ii)"差点儿VP"的推演意义是"没有VP",断言意义是其预设和推演的合取;整个格式的语义区间由预设标定下限,由推演标定上限;(iii)"差不多VP"的推演意义是"不一定正好是VP"(包括:"没有达到VP"、"超过了VP"、"正好是VP"),断言意义也是其预设和推演的合取;(iv)"差点儿VP"表示道义情态(庆幸/遗憾),"差不多VP"表示认识情态(不确信/委婉)。
2011年06期 No.152 66-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3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8 ] |[阅读次数:676 ] -
<正>第八届中国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定于2012年9月21日至23日在天津举行。会议由中国社会语言学会和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主办,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会议工作语言为汉语和英语。会议主题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语言生活",议题包括但不局
2011年06期 No.152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2 ] - 徐阳春;
体词性修饰标记"的"的隐现与板块和凸显有关。凡能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结构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板块,其标志是内部隐去"的";如果要凸显偏项的修饰性,则仍需要出现"的",固定板块除外。复杂的偏正短语中"的"字的隐现规律可以概括为:一般只在第一层次偏项和正项之间出现"的";第二层次上也可出现"的",条件是该结构体内部的偏项需要凸显。
2011年06期 No.152 7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4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5 ] |[阅读次数:366 ] - 刘丙丽;刘海涛;
本文旨在从历时的角度研究动词句法配价的演变历程,构建了古文言、古白话、现代白话三种形式的语料库,选取了十个主要动词作为研究对象,给出了例句选取和分析的方法,对这些动词的补足语和说明语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情况下,汉语的语法是采用渐变的方式演化的,汉语经过古文言、古白话和现代白话三种形式,句法结构出现复杂化的趋势。还发现古文言和古白话在句子结构上更为相近,汉语从古白话转化到现代白话后,句子的复杂程度明显提高。
2011年06期 No.152 8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1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424 ] - 孙德金;
教学语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近20年来,有关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修改和完善的讨论一直未断。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原有的以传统语法为基础的教学语法体系都受到了实际的冲击和动摇,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究竟该以何种理论为基础就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本文基于对传统语法之教学语法本质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阐述了传统语法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理论基础地位。
2011年06期 No.152 90-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6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621 ] - 施春宏;
本文在新的"构式"观念指导下重新认识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构式研究的基本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汉语构式习得、教学与研究的发展空间和基本任务。
2011年06期 No.152 98-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49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4 ] |[阅读次数:897 ] <正>~~
2011年06期 No.152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6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7 ] -
<正>一稿件内容本刊主要发表以下三方面的论文:1.语言教学研究:以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为主,也包括其他语言(如英语)教学中的普遍性问题的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是本刊自创刊至今一直坚持的重点和特色。为对外汉语教学服务、促进汉语国际推广是本刊的重要使命,本刊将一如既往地坚持这一办刊方针。
2011年06期 No.152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4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9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