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学与研究

LANGUAGE TEACHING AND LINGUISTIC STUDIES

简讯

  • 本刊再次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正>2015年12月18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图书馆和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在京发布"2015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语言教学与研究》入选"2015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是基于期刊国际影响力指数CI,从1220种人文社科期刊中选出的TOP 5%期刊,全国共计入选60种。

    2016年01期 No.177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本刊编辑部向审稿专家致谢

    <正>~~

    2016年01期 No.177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语言教学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16)”征稿启事

    <正>由《语言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和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联合主办的"语言教学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16)"将于2016年11月上旬在天津市南开大学举行,即日起向国内外公开征集论文。一、会议议题1.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本体研究;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研究;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欢迎海内外学者就以上议题提交论文提要。

    2016年01期 No.177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语言信息结构视角重新认识“把”字句

    陆俭明;

    本文首先指出目前"把"字句教学之不足,由此提出从语言信息结构视角重新认识"把"字句的新思路。文章对语言信息结构作了简要介绍,并提出了汉语句子信息结构所遵循的八个准则。接着文章从语言信息结构这一视角分析了表"处置"义的"把"字句,指出从信息传递的角度看,表"处置"义的"把"字句的特点在于:(一)要让"处置者"为话题;(二)要让"处置结果"作为信息聚焦点;(三)运用介词"把"其目的是能自由地将"处置对象"引入句子内,同时表示"处置"的强影响性和说话者的主观认定性,由此凸显"处置结果"。文章最后指出,如果我们能将"把"字句在语言信息结构上与其他句式的差异清楚地告诉外国学生,如果我们能将"把"字句在语言信息传递上的独特性告诉外国学生,这无疑将有助于我们走出"把"字句教学的困境。

    2016年01期 No.177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下载次数:6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4 ] |[阅读次数:0 ]
  • 言者与听者的错位

    张伯江;

    本文分十种情况讨论了语言解码者在言语理解时对编码者主观意图不准确解读的现象。误解的因素有的涉及指称意义的不同,有的涉及句子结构的不同,有的涉及认知域的不同,有的涉及关注点的不同,等等。文章结合实例讨论了这些因素影响理解的方式,并讨论了误解的倾向问题。

    2016年01期 No.177 14-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2K]
    [下载次数:19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汉语口语成绩测试评分员培训体系建构及实证研究

    郭修敏;

    本文着眼于构建和应用对外汉语教学口试评分员培训体系,让受训评分员对329名考生的口语进行评分。评分结果显示,受训评分员跟常规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评出的口试分数分布比常规组更为合理,对考生的区分性更高。受训评分员评定的口试分数与考生综合、听力课成绩的相关性明显高于常规组。因此,本研究认为受训评分员的评分质量优于未受训的评分员,培训体系具有良好效能。

    2016年01期 No.177 2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6K]
    [下载次数:9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构建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基于美国的经验

    王添淼;史洪阳;

    随着国际汉语师资需求的日益增加,如何建设一批合格的、优秀的国际汉语师资队伍,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支撑,就是需要构建一套完善的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美国规范化、专业化、统一的二语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已经形成覆盖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的较为完善的体系,成为促进教师反思和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对美国二语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兴起、发展以及制度框架和实施办法进行了深入探讨,从而获得了构建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启示,并进一步阐述了构建规范化、专业化、统一的并且能够促进教师反思与专业发展的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途径与方法。

    2016年01期 No.177 3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2K]
    [下载次数:14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影响留学生半自由语素理解的主要因素及教学对策

    许晓华;

    半自由语素同时活跃于词法和句法中,是汉语词汇的特殊成员,但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一直未受到足够重视。本文对中高级汉语学习者进行理解测试后发现,影响他们对半自由语素理解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学习者的母语背景及识记方法、语素自身的特点(是否多义,是否为常用义等)、教学和教材的处理方式。本文建议:1)在中高级阶段的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半自由语素的教学;2)在教学中针对不同教学阶段、不同类型的半自由语素、不同背景的学习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3)改进半自由语素在生词表中的呈现方式。

    2016年01期 No.177 4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2K]
    [下载次数:1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对X来说”习得偏误与认知难点探析

    张艳华;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X来说"格式的教与学存在着一些认知误区,却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本文从两个维度展开研究:首先从习得入手,通过对外国学习者作文语料库进行分析,考察其主要偏误类型;继而考察本族语者的语料库,探讨该格式凸显的本体特征。我们尝试从话语的主体视角、谈论对象、表达方式及"来说"隐现理据等方面探寻该格式的认知难点,从而为外国学习者的习得偏误寻找答案,为有效开展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借鉴。

    2016年01期 No.177 4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1K]
    [下载次数:17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从构式强迫看新“各种X”

    宋作艳;

    基于莱顿微博语料库,本文对新兴的"各种X"结构(各种VP/AP)做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发现,这一结构与常规的"各种X"(各种NP)呈互补关系,前者对后者存在双重背离:整体功能和意义不同,对成分X的选择也不同。新"各种X"中的X基本上都是动词性短语或形容词性短语,多表消极意义。"各种"语义指向X的某个论元,发生了词汇化、语法化,变成了描摹性副词,并引申为程度副词和频率副词。"各种"的副词化是构式强迫的结果,与新"各种X"构式的形成存在互动关系,二者相辅相成。

    2016年01期 No.177 57-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0K]
    [下载次数:26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0 ]
  • 汉语诗歌中介宾状语“在+NP”的后置及相关句法问题

    覃业位;

    现代汉语的介宾状语"在+NP"一般只能位于中心语之前,形成"状-中"语序。然而在诗歌中却存在一定量的后置现象,它们突破了"状-中"语序,是不合常规语法的,但一定程度上能很好地被理解,具有较高的接受度。"在+NP"类介宾状语的后置是移位的结果,它的出现可以归结为四个动因的作用:介宾状语的凸显、诗歌节律的要求、诗歌语言的"陌生化"和欧化语法的影响。诗歌这一"语言特区"给诗人提供了一个可以打破常规语言规则进行创新的语言运用平台。然而,这种创新看似随意,实际上是有限度的,它被限制在以汉语为母语的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能力范围之内。

    2016年01期 No.177 67-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8K]
    [下载次数:6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让步条件构式的省缩及副词“打死”的形成

    董正存;

    副词"打死"的产生与"打死"让步条件构式的省缩密切相关。"打死"让步条件构式省缩具有三个特点:(1)让步条件连词的省脱;(2)"打死"后宾语的消失;(3)副词"也/都"的消失。人的生命体征可以构成一个量级,"打死"通过这个量级的极端来蕴涵整个量级,强调在任何条件下命题都为真。随着构式的不断省缩,构式的情态意义通过语境吸收逐渐转移到"打死"身上,"打死"逐步语法化和词汇化为副词,因其目前常描摹动作发出者的主观意志,宜将其视为情状副词。

    2016年01期 No.177 7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4K]
    [下载次数:1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1 ]
  • “倒好”的话语标记倾向及其具体表现

    胡承佼;

    "倒好"可分为"倒好_1"和"倒好_2"。前者是偏重概念意义表达的句法成分,后者是接近偏重语用意义表达的功能性成分。"倒好_2"的功能具体表现为:作为关系标记,起停顿凸显话题性成分和转折衔接小句作用;作为语用标记,起传达意外性评价的主观评述作用。两者以话语交际中的互动性为联系纽带,密不可分。"倒好_2"的这两大功能需依托于整合化的"I,T倒好,S"构式,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话语标记,但具有一定的话语标记倾向。

    2016年01期 No.177 85-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4K]
    [下载次数:1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麻将”的词源和传播

    王莉宁;

    本文利用北京语言大学"汉语方言地图集数据库"和"BCC汉语语料库"以及其他公开发表的材料,对"麻将"的词源和传播方式进行探讨。首先指出"麻将"是"麻雀"的儿化音,来源于"雀"读如精母、且发生了鼻尾型儿化音变的区域;其次通过方言地图和语音比较说明牌名"麻将"的来源地及其向其他方言传播的方式;最后对汉语史上源自鸟名的牌名词形的更迭消长进行梳理和分析。

    2016年01期 No.177 104-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8K]
    [下载次数:19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冯胜利、施春宏著《三一语法:结构·功能·语境》出版

    <正>冯胜利教授和施春宏教授合著的《三一语法:结构·功能·语境——初中级汉语语法点教学指南》于2015年9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第一部"结构-功能-语境"相结合的教学手册和工具书。"三一语法"是一种新型的二语教学语法体系,重在说明的是句子"是什么"、"干什么用"、"在哪儿用"的问题。其基本框架包括句子的形式结构、结构的功能作用、功能的典型语境这三个维度,它们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教学语法的有机整体。这种

    2016年01期 No.177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0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