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学与研究

LANGUAGE TEACHING AND LINGUISTIC STUDIES

  • 对外汉语教师课堂话语中的形成性评测——经验教师和新手教师对比研究

    赵炜;

    本文立足于形成性评测的理论背景,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对对外汉语经验教师和新手教师话语层面的形成性评测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在评测话语的总量与类型分布上,经验教师占据一定优势。经验教师具有较强的评测意识,能够根据教学环境构建评测话语以发挥其促学作用。在评测话语的组接上,经验教师目标清晰,并能依据学生的即时反应提供动态性的支持。相对而言,新手教师的评测话语呈现出单一、松散的特征。

    2016年05期 No.181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2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职前汉语教师语法教学信念变化初探

    汲传波;

    通过对比职前汉语教师课程学习前后的语法教学信念调查结果,发现他们归纳信念增强、演绎信念弱化,赞同"以学生为中心";意义信念无明显变化、形式信念弱化,赞同以交际为中心,同时也肯定语言形式的作用;专业背景、有无教学经验对职前汉语教师的语法教学信念的变化不存在显著影响。最后,本文针对学界"形式与意义"、"演绎与归纳"孰轻孰重的争论,提出了在培养职前汉语教师时,应发展其"以意义为中心兼顾形式"、"以归纳为中心兼顾演绎"的语法教学信念。

    2016年05期 No.181 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欧美留学生书面正式语体能力发展研究

    莫丹;

    书面正式语体是指正式体与庄典体语体特征在书面语中的表现。书面正式语体能力对二语学习者的写作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不同语言水平的欧美留学生59000字的写作文本为对象,以4个正式体语体特征与2个庄典体语体特征为变量,考察其书面正式语体能力的发展路径,并与母语者文本进行对比。结果发现除正式体特征中的词汇复杂性与合偶双音词数量基本随着语言水平的提升呈线性上升,正式体其他变量与庄典体各变量的发展都表现出与语言能力发展阶段一定程度的不匹配,且都与母语者存在显著差异,由此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提出了教学干预的建议。

    2016年05期 No.181 20-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1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印尼留学生普通话舌尖前/后塞擦辅音感知偏误机制

    王功平;刘瑜;

    文章通过感知实验,研究了不同汉语水平印尼学习者感知普通话4个舌尖前/后塞擦辅音(z/ts/、c/ts~h/-zh/ts/、ch/ts~h/)的偏误特点。结果显示:总体上看,学习者在发音部位上的感知偏误率显著大于发音方法上的。并且,这两类感知偏误率随学习者汉语水平的提高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此外,学习者感知各类别辅音时,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方面的偏误率也存在显著差异。文章还分析了上述偏误特点的形成机制。

    2016年05期 No.181 30-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10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孙德金教授逝世

    <正>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语言学会秘书长、著名学者孙德金教授于2016年8月22日在澳大利亚讲学期间溘然离世,年仅52岁。孙德金教授1964年11月1日生于黑龙江省萝北县,先后获得哈尔滨师范大学学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孙德金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汉语语法、对外汉语教学与习得、北京话,他长年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并先后赴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教学工作或进行学术交流。

    2016年05期 No.181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述性主语的形成机制及其语法地位

    吉田泰谦;

    本文重点探讨陈述性主语的形成机制和语法地位问题。我们通过分析陈述性主语句的结构、语义特点,指出陈述性主语基本上都是从条件假设句的前一分句(表示条件假设部分)演变过来的,其形成过程跟汉语话题结构的语法化模式"话语的句子化"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并根据跨语言的研究(语言共性)和汉语相关问题的研究,指出陈述性主语基本上具有所谓汉语主语或话题的一些基本的语法特征。

    2016年05期 No.181 4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6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汉语比较句的混同发展与分立定型

    姜南;

    作为汉语古今语序变革的经典案例,比较句的演变历来备受关注。但汉语比较句演变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却并没有解决。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汉语比较句语序类型的转变和句式结构的更替,展现在汉语孕育剧变的中古时期,无标记的比较句式普遍存在平比与差比歧义两解的复杂情形,而否定、疑问、假设等有标记的平比句式率先开启汉语比较句的语序变革表示差比,这或从某种程度上说明汉语平比句和差比句之间存在同源派生关系。伴随新兴比较词和框式介词等双重比较标记的出现,汉语的平比句与差比句在完成新旧语序更替的同时,也由起初的交织混同走向分立定型。

    2016年05期 No.181 5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1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刘叔新教授逝世

    <正>著名语言学家、南开大学刘叔新教授于2016年8月1日因病逝世,享年82岁。刘叔新教授1934年3月23日生于广州,1953年入南开大学中文系学习,1957年留校任教,1996年被评为侗傣语专业博士生导师,曾兼任南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天津市社会科学规划语言学学科组长、天津市语言学会会长、中国语言学会理事、国家语委全国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汉语语汇分会顾问等。刘先生一生潜心研究,在语言理论、词汇学、

    2016年05期 No.181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现代汉语动词重叠式何以会表量减

    王姝;

    为了搞清现代汉语动词重叠式为何违背象似性原则,本文梳理了动词重叠式的发展脉络,主要观点如下:1)现代汉语动词重叠式的源头"DO一V"结构是动宾结构,V为动词而非借用动量词;2)宋至明"V一V"逐渐取代"DO一V","V一V"仍为动宾结构,后一个V为动词而非同源动量词,其句法功能为同源宾语;3)"V一V"结构由有界动词奠基,范畴扩展使无界动词也进入该结构,这种变化直接导致"V一V"结构从精确计量表达式变为量减表达式(V一v);4)现代汉语动词重叠式Vv不是原发的重叠式,而是紧缩的结果;5)Vv的量减意义在"V一v"中奠定,而"V一v"能够表量减源于其中的"一"为表有序列中的最小者。

    2016年05期 No.181 6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15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信息的确定性对否定表达的制约

    张汶静;陈振宇;

    语言事实中存在着只有肯定形式而无对应否定形式的不对称现象。我们发现,造成这种不对称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话语或语句所包含信息的确定性会对否定的表达产生制约,本文将这种制约称为"否定的确定性条件",即包含信息的不确定性的话语或语句不能自由地进行句法否定。"信息的不确定性"具体包括:1)语义内容的不确定,2)指称的不确定,3)数量的不确定,4)认识的不确定等。本文用特指疑问代词、"某"类词及与"一"相关的数量结构三类语言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2016年05期 No.181 7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9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影响话语标记功能及其主观性构建的因素研究——以“X了”类话语标记为例

    李慧敏;

    文章对影响话语标记"X了"话语功能构建的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认为言者的语速语调、话语标记单复用的形式、话语标记的"前言后语"(如叹词、语气词和称呼语)、交际场景和语体的差异、会话模式和言者的体态语等因素与话语标记相互制约,共同作用,多维立体式地影响到话语标记功能的构建。文章进一步指出,视频来源的基础语料包含各种语言与非语言信息,有助于深入挖掘话语标记的功能特征。

    2016年05期 No.181 88-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5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构件表义功能的实现及其对汉字发展的影响

    齐元涛;

    甲骨文时期,构件的表义功能已经产生,但由于构件象物性的存在,表义功能还不是汉字构件的主要功能。战国时期,构件的象物性消失,构件的表义功能全面实现。表义功能的实现,对汉字构形和汉字书写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汉字构形来说,用系统中已经存在的构件就可以生成新的字形,构件的构字能力、构形层级都有提高,构形模式和组合模式都向主流模式靠拢,汉字的系统性增强。对汉字书写来说,书写单位不再局限于对物象的描摹,人们可以按照字形别异和书写便捷的需要对书写方式进行调整,这直接促成了汉字笔画的形成。

    2016年05期 No.181 98-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1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 ]
  • 当前有关现代汉字研究与应用的几个焦点问题

    陈双新;董越;

    繁简字问题、异体字问题、人名用字问题、汉字能力问题等,既是学术问题也是应用问题,因而在汉字研究领域和一般社会领域都备受关注。本文对其进行了专门研究。

    2016年05期 No.181 106-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