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学与研究

LANGUAGE TEACHING AND LINGUISTIC STUDIES

  • 民族地区国际中文教育现状及区位语言文化资源开发——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杨绪明;

    民族地区有着多样的跨境语言文化、多语种教师来源、和谐易居的生活氛围及毗邻边境等区位优势,其多语、多言、多文化生态是来华留学教育及国际中文师资培养的有利条件。然而民族地区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目前存在基础薄弱、层次偏低、布局不均、招生偏少、培养目标普适化、课程设置同质化、地区特色不凸显、专业对口就业率低等问题。本文发现,广西的国际中文教育存在民族语言文化资源意识不足,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民族特色实践活动等开发实绩少,来华留学专业、层次和数量不多,市场化不足等问题。因此,本文所提出的依托民族语言文化跨境沟通纽带、利用地缘条件、面向细分市场、凸显民族特色、专业定位恰当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可作为实现国际中文教育错位发展、优势发展及人才靶向培养目标的基础。

    2022年03期 No.215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14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英语母语者对汉语“分裂定指性”的二语习得研究

    王思雨;赵杨;

    汉语存在“分裂定指性”现象,光杆名词表示唯一性定指,指示词组表示熟悉性定指。本文归纳出汉语的6种表达唯一性或熟悉性定指的语境,并通过可接受性判断测试考察母语为英语的中高级汉语学习者对光杆名词和指示词组表示定指的习得情况。研究发现,高级水平学习者基本能够掌握汉语的“分裂定指性”而中级水平学习者尚未完全掌握,实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界面假说。我们从一语迁移、界面性质等角度探讨了影响“分裂定指性”习得的因素,对学习者在习得汉语定指表达中的语言表现作出了解释。

    2022年03期 No.215 1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14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试谈一种对仗式话题-说明结构

    王灿龙;

    民间俗谚中有一种由两个名词性偏正短语并置而成的表达形式,并置的两个部分构成话题-说明关系。从形式上看,这是俗谚追求如诗歌语言那样的节奏和韵律而按照“半逗律”操作的结果;从语源上看,这种对仗式话题-说明结构是对汉语传统的无系词判断表达式的继承与发展,丰富了特定语域的汉语句法形式;从内容上看,缺省谓词的迂曲表达旨在通过隐喻这种基本的认知机制,阐释某个道理、表达某种认识等,从而达成某种特定的表达目的。

    2022年03期 No.215 2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5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汉英句子时序律和空序律对比探究

    王佳敏;王文斌;

    本文借助“显体—背衬”理论,探察时间顺序原则和空间顺序原则对汉英语序的作用范围及其表现异同,并尝试从强弱时空性思维视角阐析其深层缘由。研究发现主要有二:1)汉英语言均倾向按时间先后依次排列两个或多个彼此关联、表达顺时范畴的行为事件,将事件核心前置于结果和时量补语或动量补语,遵从时序律,但两者均倾向于将焦点附加语、观点附加语或强调附加语前置于事件核心,遵守空序律。2)汉语受“背衬优先”认知定势影响,易遵循空序律,偏好将事件中的背景、附加语及副事件前置,表现出空间顺序正语序,该原则也适用于汉语特殊句;而英语受“显体优先”认知定势影响,偏爱将事件中的相关修饰性成分后置,表现出空间顺序逆语序。汉英语序分布差异根源于汉英民族的强弱时空性思维差异。

    2022年03期 No.215 3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1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韵律句法视角下的与格转换问题刍议

    张培翠;庄会彬;

    本文从韵律句法视角审视与格转换,探讨其转换动因以及转换后的题元角色指派、格指派等问题。研究发现,与格转换通过融合完成,动词提升时,作为黏附成分的目标宾语亦随之提升。与格结构中题元角色指派是通过题元角色输送完成,而双宾结构中的格指派则是通过结构(管辖)得到解决。通过与英语及汉语方言对比可以发现,汉语普通话中双宾结构极为发达,而与格结构则处于弱势,且这些结构在韵律上较为特殊——句尾的介宾短语通常需要轻读。

    2022年03期 No.215 48-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4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认知图景的扩充:非普遍认知图景

    卢英顺;

    认知图景理论能够为众多的语言现象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然而我们发现,目前对认知图景的理解是基于普通大众的常规认知经验,因而难以解释一些比较特殊的语言现象。本文在原有认知图景(本文称之为“普遍认知图景”)的基础上提出的非普遍认知图景可以激活一些特殊认知要素,这一概念的提出有助于解释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

    2022年03期 No.215 59-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6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互动话语标记“瞧你说的”:从否定内容到否定情感

    潘先军;

    “瞧你说的”是一个在会话中处于回应位置的互动话语标记,它的基本功能是表示否定。从否定前面说话人所说内容很容易转向表达对前面说话人的否定情感,主观性进一步加强。它的标记化是在现代汉语共时层面完成的,其过程是由提醒前面说话人注意所说内容到否定其内容,再指向前面说话人,表达不满与责备的负面情感。它具有很强的社会互动性,在表达不满、责备的主观性时显出了较强的女性性别特征。

    2022年03期 No.215 68-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19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心理形容词致使义的形成与限制——兼论语用移情对心理形容词的系统影响

    陈禹;

    心理形容词的致使义是心理形容词的重要特点之一。目前相关的研究主要针对个别案例进行结构描写与用法阐释,心理形容词致使义的生成模式与所受限制尚存探索空间。本文根据外在属性与内在感受的对应关系考察致使义的形成机制,基于致使义与非致使义的时体差异探讨心理形容词致使义的约束条件。通过比较心理形容词呈现义的认知表现,我们发现语用移情系统影响心理形容词,心理形容词致使义是这种影响的后果之一。

    2022年03期 No.215 79-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9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证信副词“确实”的分布定位与语义提取

    赵春利;陈泽群;

    本文按照语义语法“句法反映语义而语义决定句法”的本体论原则,从句法层面的典型话语关联、复句选择到单句分布,逐层细化并提取副词“确实”语义层面的“证知传信”的语法意义。首先,从语义界定、句法分布、功能解释和语法演变四个角度综述前人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界定语义、逻辑思路、验证方法存在的问题。其次,从话语分布角度,正反验证“确实”句在“经证知信”话语关联中具有结论性和知信性特征。第三,从复句选择角度,“确实”句的结论性、知信性决定了其主要选择偏正类复句的结论句和推断类复句的前提句,排斥平行类复句关系。第四,从句法分布角度,正反验证副词“确实”对知信陈述句、是非疑问句和有界感叹句的状语位置、同现成分的选择,并据此提取“确实”具有的“证知传信”义。

    2022年03期 No.215 90-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1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词法构式“X手”的生成过程与生成机制——兼论词法构式网络中的空位和占位

    颜刚;

    本文从互动构式语法视角来考察词法构式“X手”的生成过程与生成机制,并以此为例探讨词法构式网络建构问题。文章首先根据形义匹配关系分析了词法构式“X手”的子构式类型及其图式层级系统,接着从事件结构到词法结构的形义互动过程考察了“X手”构式的生成过程和生成机制。文章进一步以此为例探讨了词法构式网络中存在的空位和占位现象。

    2022年03期 No.215 10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17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