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学与研究

LANGUAGE TEACHING AND LINGUISTIC STUDIES

    2023年6月25日,“第四届语言教学与研究青年英才奖”(以下简称“青奖”)评选结果公布。共有14位青年学者的10篇论文分获一二三等奖。他们是:

一等奖

对比话题理论与“连”字句研究

邓川林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

国际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研究:框架、现状与提升路径

王帅

赵润泽

孙朝阳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

韩国首尔大学教育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二等奖

语境详述能否促进伴随性词汇习得?——一项来自汉语二语的实证研究

洪炜

赖丽琴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抽象回指的指称内容与可及性研究——以“这”和“这件事”为例

寇鑫

徐坤宇

山东大学文学院

复旦大学现代语言学研究院

三等奖

从句末“嘛”“呗”看反意外的多声性——兼议交互主观性理论的精细化

陈禹

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语体语法视域下汉语教学语法理论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基于“三一语法”的新探索

胡丛欢

石家庄铁道大学

语法化与图式性构式化的共生模式:以“连”和“连XP都VP”的演变为例

胡亚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多义面形容词的语义生成与阐释——基于“假N”搭配的分析

李显赫

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汉语特指问不同回应形式的话语功能及分布差异

许立群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

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语块观——从语块概念的理解困境谈起

张妍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本届青奖受到青年学者的热烈响应,2022年11月15日发出征稿通知,截止2023年4月1号,共收到青奖有效投稿134份。

为保证评奖的公平、公正,《语言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制定了科学严密的评审程序。本次青年英才奖采取多轮匿名评审制。首先由专人登记稿件并进行匿名化处理,然后将其分成语言本体、汉语教学和汉语二语习得三个类别,分别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匿名评审和打分,根据评审的成绩进行层层选拔。最后,专家委员会对最终胜出的10篇文章进行讨论和确认,分别授予一二三等奖。

共有来自海内外多达几十位专家学者先后参与本届青奖评审,他们是(不包括不愿意公开姓名的评审专家):

陈满华  陈  默  陈振宇  崔希亮  储泽祥  丁安琪  李  泉   梁 霞 姜文英  

任  鹰  完  权  王灿龙  吴长安  吴思娜  吴勇毅  姚双云   袁毓林

赵春利  张林军 赵 杨 

       

在此我们向所有参与评审工作的专家学者以及提供支持的学界同仁表示由衷的感谢。

6月25号,在《语言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和华侨大学华文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四届语言教学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举行了隆重的青奖颁奖仪式。

 

语言教学与研究编辑部

            2023年6月26日 

 

上一篇:第四届语言教学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议程

下一篇:第四届语言教学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