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构式语法研究论坛成功举办
构式语法作为近年来语言研究领域发展迅猛的语言学理论之一,在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语言对比、翻译研究、语言计算、汉语构式研究等领域都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彰显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学术价值。举办构式语法研究论坛,有助于推动跨学科对话,深化国内外学术互动,对构式语法的理论创新与应用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2025年6月28日至29日,第六届构式语法研究论坛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圆满举行。本次论坛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主办,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学与外语教育研究中心”、Cognitive Linguistic Studies、《语言教学与研究》、《华文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外语学刊》、《外语教学》暨《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编辑部协办。论坛特邀西南大学文旭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王寅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赵晨教授、北京语言大学施春宏教授、河南大学张克定教授、南京大学张翼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陈昌来教授、华南理工大学钟书能教授、Adele E. Goldberg(Princeton University)、William Croft(University of New Mexico)、河南大学牛保义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杨延宁教授、伦敦大学蒋严教授、西南大学杨坤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魏在江教授15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作主旨报告,吸引了各大高校160多名学者参与研讨。
本次论坛着眼于构式语法的本土化与前沿发展研究,下设“构式语法理论及本土化研究”、“历时构式语法研究”、“构式语法的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应用研究”、“构式语法的跨学科研究”四个具体议题,设立了14个讨论交流小组。与会专家就构式语法理论的本土化创新、历时演变研究、跨学科分支的融合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内容涵盖构式的多维互动、体认构式语法、句法夹带、构式网络、构式语用学、跨语言构式对比、构式演变、构式抗干扰能力、构式的类型学分析、“事”视域、构式意义对组合意义的取代与超越、组合解袂与承重原则、汉语对言构式等多维度视角与研究方法。青年学者代表们运用跨学科的研究视角与方法,展示了构式语法研究在理论探索、实证创新及实践应用方面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语言学与人工智能、认知科学等领域的深度交叉与融合趋势。
在人工智能和大语言模型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本次论坛紧扣构式语法研究的最新前沿,通过丰富多元的研讨内容,生动展现了当前构式语法研究的理论体系的交叉融合、研究方法的创新融合,以及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互融。这一趋势不仅拓展了语言学研究的新范式,更为构建智能时代的语言认知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
第七届构式语法研究论坛将于2026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官素馨 郑文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