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学与研究

LANGUAGE TEACHING AND LINGUISTIC STUDIES

文章编号:yj-xs-20200714001

 

如何建立全新语言学习生态

 

吉晖  武汉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新冠疫情的爆发改变了全球教育现状。可以预见,大流行病等紧急事件将对全球教育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当前,重塑语言学习生态,适应教育新常态,对于发展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新语言学习生态的形成,与学习模式、学习资源及学习空间的创新与发展紧密相连。

  探索在线汉语学习新模式。基于现有数字化平台与工具,我们可以尝试“微课学习+直播演练+社区互动”汉语学习模式。微课学习是在线学习的第一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教师自主开发的微课程或Mooc平台(如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等)汉语课程开展线上自学,输入前置语言知识。自主学习之后,学生通过多人会议系统(如Zoom、腾讯会议、企业微信等)、智慧学习工具(如雨课堂、课堂派等)等平台进入教师在线直播课堂,在情境演练、互动交际、在线答题等语言活动中实现语言知识的功能化和初阶输出。与此同时,教师通过微信群、线上讨论区等方式组建语言社区,引入母语志愿者,与学生进行常态化的社区语言互动,鼓励学生讨论交流、自由表达、互助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语言的高阶输出。这一学习模式强调语言的有效输入与高频输出,充分利用新兴技术的优势实现学生语言社会交互的最大化。

  开发特色语言学习资源。资源类型以微课程为主,微课程具有以下特点:1. 内容颗粒化。将语言知识进行精细化分割与体系化整理,尽量做到一个教学视频解决一个问题。2. 课程短时化。每个课程时长控制在3-10分钟,减轻学生长时间注视屏幕带来的认知负荷。3. 检测即时化。知识点检测与知识讲解融合,随讲随测,微课系统实时自动反馈,巩固学习成效。教师是学习资源开发的主体,常用的微课资源开发工具有雨课堂、Camtasia、Canvas等。

  拓展语言实践空间。时空分离是在线学习与面对面学习的最大区别,一方面需要学习者通过积极的自主学习来弥补语言交际的巨大缺陷,另一方面需要教师拓展语言实践空间,创造更多的社会交互活动重建师生、生生互动的桥梁。教师可采取的方法有:实景直播、线上辩论、社区互动、虚拟游戏等。

  放眼未来,唯有转变语言学习模式、加大科技投入、共享学习资源,才能走出汉语国际教育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者简介

吉晖,博士,武汉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研究兴趣:语言教育、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

邮箱:wdjihu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