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语言教学与研究》“构式语法理论和应用研究专刊”征稿的评审活动圆满结束。此次征稿受到学界的热烈响应,共收到有效投稿97篇。经过严格评审,共有8篇文章入选。现将录用结果公布如下(按作者姓名音序排列):
作 者
|
论文题目
|
单位
|
陈建萍
|
构式互动视角下“走+A”构式承继性理据探索
|
上海外国语大学/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
邓川林
|
“就”“才”的量级构式研究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高 亮
|
构式化理论框架下的句末助词习得
|
首都师范大学
|
郝 暾
|
论元结构构式在汉语母语者与二语学习者句子理解中的作用
|
香港大学
|
胡 亚
|
“连XP都/也VP”构式的分类层级和原型效应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杨黎黎、汪国胜
|
基于使用的语言观视角下频率效应对图式构式的建构作用
|
苏州大学文学院
|
吴长安
|
泛构式主义思想的语言基础
|
东北师范大学
|
周 莉、曹玉瑶
|
回声拷贝式“V都V了”与“V就V吧”的比较研究
|
吉林大学
|
为保证评审的公平、公正,此次评审采取多轮交叉审稿制,邀请相关领域的多位著名学者进行评审,评审过程中严格遵循双向匿名制度。评审督查委员会对评审的过程进行了监督,并对最终评审结果进行了确认。
录用稿件经修改定稿后将于2018年第4期跟部分相关备用稿件一起以专刊的形式刊出,敬请学界关注。
《语言教学与研究》编辑部谨向以下评审专家(音序)表示衷心的感谢:
陈满华 陈 默 陈振宇 郝美玲 李 泉 陆俭明
任 鹰 宋作艳 王灿龙 赵 杨 宗守云
本刊编辑部对所有参与、关注此次活动,以及一贯支持本刊的广大作者、读者和专家表示诚挚的谢意。
本次征稿活动得到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的支持。本刊还将围绕“名栏”建设举办一系列学术活动,以践行《语言教学与研究》“推进学术,发展事业,服务社会”的办刊宗旨。
《语言教学与研究》编辑部
2017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