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学与研究

LANGUAGE TEACHING AND LINGUISTIC STUDIES

     教育部语合中心研制、祖晓梅主编的《国际中文教育用中国文化和国情教学参考框架》(以下简称《参考框架》),即将在2022年初由华语教学出版社出版。

    《参考框架》定位于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文化通识教育,通过对中国文化和国情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梳理和描述,旨在为海内外大中小学的文化教学在课程设置、大纲编制、教材编写、资源建设、课堂教学、学习者文化能力测评等方面提供依据和参考。

    《参考框架》以外语教育相关的人类学、社会学、跨文化交际学、文化传播学、二语习得和教学法理论为依据,采用了人类学和社会学广义的文化定义,吸收了国内外外语教育领域文化教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体现了文化内容的系统性、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与国际中文教育的相关性、教学的实用性的编写原则。

    《参考框架》的基本框架包括3个一级文化项目:社会生活、传统文化、当代中国以及31个二级文化项目。社会生活板块聚焦中国人衣食住行的生活方式、行为观念、人际关系、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等与语言学习和跨文化交际相关的文化内容。传统文化板块聚焦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文学艺术、发明创造、中外文化交流等。当代中国板块聚焦中国当代的地理环境、人口与民族、政治经济制度、发展成就、治国理念和外交政策等。三大板块从传统和现代的维度、国家和个体的层面、历时和共时的视角全面立体地展现了中国文化国情的面貌和特征。

    《参考框架》确定的文化教学目标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意识、文化态度四个维度,并表述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其中“文化态度”目标强调减少刻板印象和偏见、培养尊重和移情的态度。在目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强调尊重和移情符合文化平等交流互鉴的理念,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参考框架》通过对文化教学内容的梳理、选择和描述体现了以下原则:1)古今兼顾、立足当代,突出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2)展示中国文化国情的多样性和动态发展性。3)强调文化产物、习俗、制度、行为背后的文化观念和精神内涵。4)增加跨文化的维度,在跨文化的比照中突出中国文化的特征。

    《参考框架》从教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出发,主要依据学习者的认知发展特点把文化内容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级,分别对应小学、中学和大学及成人的学习阶段。层级划分体现了文化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由零散到系统的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三个层级的文化内容既具有区分度又具有连续性和完整性,教师可以根据学习者的特点、需求和背景知识选择和取舍不同层级的文化教学内容。

    作为第一部中国文化和国情教学的参考框架,《参考框架》的出台填补了国际中文教育领域一直缺少文化教学大纲的空白,具有首创意义和引领作用。《参考框架》体现了国际中文教育领域文化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将深化文化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和建设,有助于全球学习者更好地认识中国和理解中国,为实现文化间交流互鉴做出独特的贡献。

上一篇:首届暨南大学詹伯慧语言学奖评选揭晓

下一篇:李思旭著《部分量:体貌、量化与论元互动的类型学研究》出版